DC娱乐网

太极站桩功

太极桩功又称桩步桩功是拳术中的一种很重要的基本功夫。前辈练习太极拳 必须先练习太极桩功 使下部有劲 而后进行 习练架子和

太极桩功又称桩步桩功是拳术中的一种很重要的基本功夫。前辈练习太极拳 必须先练习太极桩功 使下部有劲 而后进行 习练架子和推手。正如建造房屋之基础 前辈 练拳先站三年桩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只练拳而不站桩。站桩有强壮身心之功 又有稳定平衡之能 可以推迟衰老的进程。下面介绍几种最基本的桩功。

(一)无极桩

太极拳练无极的形式是站无极桩。由静止的无极桩进入盘架运动,叫做无极生太极 所以无极桩也就是太极拳的预备式。

无极桩的练法是:两脚左右平行开立 距离与肩宽相等;头正顶悬 两眼平视,口唇微闭 舌舐上腭 下颌微收 颈直项松 直腰松胯 屈膝 两肩下沉 全身放松 呼吸 自然。意念想肩井穴和涌泉穴在垂直线上(图5-1)。

(二)马步桩

马步桩也称骑马桩 形同骑马一般。

马步桩的练法是:两脚左右平行分开 相距要比肩宽 身向下蹲如坐马式,同时两臂向前伸出 随之分向左右 平置于身之两侧 两臂略低于肩 掌心均 向下 注意松肩坠肘;两眼向前平视 呼吸自然。在身体下蹲的同时 意念想命门穴 感到脚跟吃力时 再想膝盖尖与脚尖呈垂直状 稳定时 意念又至命门穴(图5-2)如此反复 直至两腿酸苦到极点才能休息 万不可一站即起,否则很难收到功效 初学者不可不注意。每天早晚分做两次练习 时间长短可以逐渐增加。

(三)川字步桩

太极拳的站桩 多用川字步 不用丁字步 也不用

八字步 ,因为丁字步小 八字步大 若使身体变化灵敏 ,以川字步为佳。

练川字步的方法是:由立正姿势开始 先向前方踏出一步 两脚尖方向均向前 两脚前后 左右的距离是以自己的一长脚见方为度 随之往后坐身 体重寄于后腿 , 以鼻尖膝盖尖脚尖三尖相照(即三尖上下对正呈垂直线)。与此同时,前腿舒直 脚尖跷起 脚跟虚沾地面 两臂同时向前伸出;一臂在前 掌心朝里 拇指与鼻尖前后相对;一臂在后 掌心朝外。两眼顺前手的拇指上方平远视(图53)。学习的人,如能依此法做正确了,则在不久期间身体各部即会感到舒适、愉快。尤其是腰、腿各部均有异常的发热和感觉。

(四)一字立体站桩

有 合掌式'与撑掌式 两种。太极拳之发劲时 都是先由脚而上至腿,由腿而上至腰经夹脊而达于手指。但为了能使力从脊背发出 则须由立体站桩练起 才能得此效能 若不如此 则不易成功。但此桩是以养生祛病延年为用。同时对技击方面 也奠定了基础。

练立体桩 合掌式的方法是:身体直立中正不可俯仰,两脚平开成一字形状 ,距离约与肩同宽,同时两臂向前伸平,掌心均向内,以两掌的中指相对,好像用手抱树状,两眼注视手中指中间,俟指尖刚刚相触时,立即使它分开,分开后马上使它再相触 相触后再分开 ,分开后再相触就这样使两眼视线集中在两手指尖的接触点上。如能依此法做正确了,则胸部与两臂里边,即会感到气力充沛,圆满舒适。进一步要做到由动到静 即拳论中 静中触动动犹静的要求。意思是指动作要从静开始 ,因为静极才生动 再从动中而求静 所以这时候身体所呈现的形态,则是全身 自然放松,两眼也是自然地形成闭目垂帘。同时即能达到身无一物的 忘我 境界 ,到此境界性不养而 自养,身不练而 自练 ,如此

坚持锻炼,日久功深,自能使身之气血平衡 成为无病之铁人(图54)。

练立体桩 撑掌式 的方法是:除将两手掌心向外手背向里,两手中指仍相对外 其余动作均与 合掌式相同。在意念上是,假想手上如与人或物接触时,马上用意想脊背往后一撑;如感到脊背有东西推挤时,立刻用意想两手心往前一撑 就这样不停地变换着意念的锻炼,既能使意念变化灵敏,又可使两手及背脊发出内劲

来。如能依此法做到正确时 则两臂与脊背会觉得有向外分张之力 此种感觉就是 撑掌式的功能(图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