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密码》作者:尹烨
上一节中,我们主要探索了自然界中的基因奥秘,接下来,我们就要回到日常的生活中,讨论几个重要的和基因有关的问题。
你是“千杯不醉”还是“一杯就倒”?
首先,我们来看社交场合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场景:劝酒。在传统文化中,酒逢知己千杯少,在一些社交场合中饮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但是,喝酒这件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难度差别很大。有的人可以做到“千杯不醉”,而有些人则是“一杯就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原来,能不能喝酒也与我们的基因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性不同,主要是跟自身的酒精代谢能力有关。不同的基因类型,决定了对酒精不同的敏感度和代谢能力。
这些与酒精代谢能力关联度比较高的基因,被科学家称作“酒精代谢基因”。虽然酒精代谢基因不止一种,但是其中有一种最能决定酒量,它就是乙醛脱氢酶2基因。
如果一个人的体内这种基因比较多、比较活跃,那么可能他的酒量就比较好,相反,如果一个人体内缺少这种基因,就会显得不胜酒力了。
所以,在理解了这个科学原理之后,我们就能明白,那种认为“酒量可以锻炼出来”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
不能喝酒并不是我们的错,因为在人体的基因结构中就已经被决定了,而且每个人的酒精耐受能力差别是十分巨大的。
此外,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劝酒、拼酒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社交行为。对一些人来说,大量、快速喝酒,不仅会引起酒精中毒,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导致死亡。与此同时,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引起各种慢性疾病,诸如脂肪肝、肝硬化、胃溃疡等。
喝酒伤身、喝酒误事,不是一句玩笑话。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早地注意到酒精可能引发的健康风险,规避生活中的不利因素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在这其中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身上有没有足够的“酒精代谢基因”,这就是基因检测。
如今,市面上已出现了可评估酒精代谢能力的基因检测。这种检测是通过收集受检者的唾液或其他可提取DNA的样本,然后分析受检者的基因型情况,综合评估受检者的酒精代谢能力是高还是低。
进行这种基因检测,除了能了解我们自己能不能喝酒、能喝多少酒之外,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健康理念,帮助我们预防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延长寿命、提高生活的质量。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喝牛奶?
好,说完了喝酒,我们再来聊一聊喝牛奶。
就像有的人不能喝酒一样,有的人也是不能喝牛奶的,因为一喝就拉肚子。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作“乳糖不耐受”。科学家们发现,有的人喝了牛奶之后,身体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所以会产生排异反应。
乳糖在牛奶中的含量,基本上是每100克牛奶里就有4.5克。乳糖是一种双糖,在进入人体后,需要一种乳糖酶来把它分解,才能转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继而顺利地被肠道所吸收。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乳糖酶”就是一个关键的分解者,如果缺乏这个分解者,乳糖就会不经分解地通过消化道,使得肠道里天翻地覆,产生气体和多余的水分。如此一来,腹泻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人的乳糖不耐受的比例特别高,“九成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如果我们追根溯源这个说法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72年发表在《科学美国人》上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的研究者说,因为缺乏乳糖酶,华人对乳糖不耐受的比例高达93%。于是,就产生了“九成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的说法。
其实,美国人的这个研究并不是绝对的科学。
虽然九成中国人都是乳糖不耐受基因型,但这并不表示只要碰了乳糖,九成中国人就会腹胀、腹泻。
乳糖是否耐受是“量”的问题,程度轻重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也都不一样。
同时,也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有着相似基因的、不耐受乳糖的人群,在世界人口中占据了大多数。
其实,我们也不用过分地担心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对乳糖敏感的人群,也有享用美味乳制品的方法。
比如喝酸奶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牛奶不一样,在酸奶中,乳糖已经被大量发酵,变成了乳酸。同时,酸奶中本身所含的乳酸杆菌等益生菌,还会自带乳糖酶这个处理乳糖的分解者,帮助身体更好地摄入乳糖。
其他的乳制品,如黄油和奶酪,也是乳糖不耐受者可以放心享用的美味。在这些食品的制造过程中,乳糖含量大大降低,不会对人体产生过于强烈的刺激。
最后,如果是真的想喝牛奶,还有一种叫“舒化奶”的产品,可以为那些对乳糖特别敏感的人提供一个选择。这种牛奶中的大部分乳糖已经被提前分解,变成了容易吸收的半乳糖和葡萄糖,这样饮用起来自然就不会有问题了。
为什么老年人会变得健忘?
在饮食之外,我们的人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记忆”。
记忆是每个人最珍贵的财富,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几乎所有人都会遭遇健忘的问题。我们的记忆力会越来越差,年轻时的记忆会逐渐变得模糊,眼前的小事也容易遗忘,整个人变得丢三落四。
这种情况发展到严重的时候,就涉及到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疾病——阿尔兹海默病。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也就是说,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我们人体中的神经退化的结果。这种退化是单向的,一旦“退行”开始,神经细胞便会一直恶化下去。
关于阿尔兹海默病的成因,科学家们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
不过,有一点现象比较明显地呈现在了科学家的面前,那就是,那些容易患病的老人,很可能拥有相似的基因型。也就是说,阿尔兹海默病的病根子,很可能就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基因之中。
从这个角度看,人人都有可能重复遗忘的故事,人人都可能遭受阿尔茨海默病的侵蚀。
可惜的是,到今天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科学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始终没有完全达到预期。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有一项研究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一丝希望。在2018年,科学家利用一种化合物,改变了一种和阿尔兹海默病息息相关的蛋白质的内部构造,成功地恢复了神经细胞的功能。不过,该研究的这个疗法目前只是在细胞实验上获得了成功,离临床应用还有较长的距离。
所以,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还是只能期待未来通过基因技术的进步,找到阿尔兹海默病治疗的突破点,真正地攻克这个目前的不治之症。
在那之前,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更好地做好预防的工作。随着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因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还没有被科学家们完全地弄清楚,所以还无法完全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更广泛的行为调整,来主动预防我们头脑中神经细胞的退化。
在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提升我们的活力、在集体和交流中保持头脑的活跃。
我们人类天生是群居动物,如果整天独自憋在屋里,不和他人交流,我们的大脑就缺乏刺激,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变得越来越僵化。相反,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里,每天都跟外界进行良好的互动,让自己处在信息的交流之中,那么,我们的思维链条就不会断,也能更好地保持自身的活力。
因此,上了年纪的人如果想要尽量地远离阿尔兹海默病的困扰,就应该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融入周围的群体,跳跳广场舞,或者下下棋,经常进行有效社交,才能保持头脑的活跃。
与此同时,我们做子女的也应该常回家看看,多和父母交流,为他们提供更活跃、更有生命力的环境。虽然父母有时可能会唠叨一些,但从医学角度来看,这却有助于降低患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我们都逃不开老去的命运,虽不可避免,但我们却可以老得从容、老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