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还得是李诞,一语道破这个喜剧的本质

《喜人奇妙夜2》第五期(上)有4个作品。本期质量有提升,部分作品脱离「公式喜剧」,有惊喜,不过,本期节目组有些操作,挺膈

《喜人奇妙夜2》第五期(上)有4个作品。

本期质量有提升,部分作品脱离「公式喜剧」,有惊喜,不过,本期节目组有些操作,挺膈应人。

我个人喜爱度排名为:《安可》《拳村的希望》《拆弹专家》《与神同行》。

《安可》,有一点儿「新」,这个「新」,是「创新」以及「清新」。

《安可》的剧作结构简单,「game点」小而美。

演唱会上,一对分开十年的情侣再度相遇,二人有话要说,旁边的观众,有八卦要听,在旁人的「助推」下,二人完成和解。

《安可》的喜剧效果,几乎由表演推动,语言包袱相对较少,将人类对于「八卦」的好奇极度放大,这很难,这很考验主角之外,吃瓜群众扮演者的表演,不过,他们的表演很精准,也很诙谐。

就是这么简单的「喜剧」,却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令人会心一笑。

这股「清新」,一是来自于主题之清新,二是来自于形式之清新。

主题之清新在于:

有人认为,《安可》是靠「甜蜜的爱情」题材取胜,还是李诞看得准,道破《安可》的魅力所在,爱情可有可无,但陌生人的善良或许弥足珍贵。

是的,《安可》令人感觉「清新」的,是陌生人的「温暖」。

形式之清新在于:

「喜夜2」大部分作品,都呈现出「公式化」形式,而《安可》简简单单,就是根据很小的「game点」进行发散创作,令人「会心一笑」。

这种感觉,像是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初觉秋香并不独特,但是,将秋香和他人对比再看,顿觉如沐春风。

《拳村的希望》,挺轻松,剧作结构也偏简单。

张呈出让拳赛名额给闫佩伦,张呈发现拳赛奖金变多,二人重新争抢名额,再来一个反转,拳赛奖金增加,是因为要打假拳。

《拳村的希望》,主要靠语言包袱以及表演支撑。我尤其喜欢「戏比天大」这个梗,因为我很反感演员说「戏比天大」。

前期,语言包袱很密,一句一梗,不过,有一些「内部梗」,没看过《旧矿工的故事》可能理解不到。

中期,靠闫佩伦的表演支撑,中间的梗,还是比较老套,这太看闫佩伦的「脸」了。

后期的反转做得不好,底收得有些仓促。

诚如李诞所言,很难相信张呈能在拳击上打败刘旸。

说实话,习惯了「公式化喜剧」,我竟然觉得《拳村的希望》虽然轻松简单,但缺少了点儿「厚重感」……

或许,《拳村的希望》,在剧作结构上还是太粗糙与俗套,而光靠语言包袱以及表演支撑剧作,有些单薄。

《拆弹专家》,偏「公式化喜剧」。

「姜杨大道」这个组合,总给我一种「又老又新」的感觉。他们的风格很适合上传统晚会,然后,为了适应「喜夜」的风格,又做了一些相对较新的尝试。

《拆弹专家》,剧作结构其实也很简单,拆弹学校进行拆弹演习,学员轮番上场,个个拆不好炸弹,最终,煽情收尾,原来是学员整蛊老师,庆祝老师光荣退休。

《拆弹专家》除了梗有些「老」,表演方式有些「传统」,最突出的缺陷是,学员轮番上场这个段落,非常平,按理说,不同学员上场,笑点要升级,实际上,这些学员上场,笑点差不多,而且,学员非常多……如此,这个段落显得非常冗长,把我整困了。

《与神同行》,我认为,无论有没有「舞台事故」,这个作品都垫底。

我有点儿反感节目的操作,喜剧作品看到三分之一,突然把我拉入「真人秀」环节,舞台出事故了,演员坚持表演,镜头退回幕后,后面候场的演员,痛苦、焦虑、紧张,怎么办,这么大的舞台事故,该如何收场?

紧接着,互动环节,演员解释,嘉宾安慰……

我看着膈应,像吃饭突然吃到苍蝇。

或许,「喜夜2」节目组觉得,这既是舞台事故,又可以成为一个「噱头」吧,又可以反映「喜夜2」的演员「戏比天大」之情怀……

巧了,我就讨厌「戏比天大」。

后续,节目组又放出「重录版」,好吧……

看了「重录版」,我的感受,就是前面所说,有没有舞台事故,这个作品都垫底吧。

套了「公式」,但「剧」和「喜」元素都一般,剧作结构老套,煽情大底,喜剧效果严重不足,更显「小喜头大悲尾」,尤其是,充斥大量「谐音梗」,很取巧。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