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儿女》原型蒋庆泉96岁老当益壮,向我开炮,荡气回肠
“向我开炮!”这慷慨激昂的呐喊曾经激励着整整一代人成长,如今,它依然荡气回肠,让多少人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向我开炮!”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英雄王成的最激动人心的一个场面,而王成不单单是文学作品塑造的英雄人物,而是千千万万个英烈的缩影。
你有所不知,英烈王成的原型就是如今依然健在的96岁老英雄蒋庆泉,他就生活在我们普通人身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
人们说蒋庆泉是英雄,可是,他却否认。
蒋庆泉说:“我虽不是英雄,但也不是狗熊;我曾是俘虏,但我绝不是叛徒。”
是的,他被美军俘虏过,但是,他坚决不做叛徒,不做长篇小说《红岩》中贪生怕死的甫志高。
蒋庆泉对自己做出的评价,你认可吗?
让我们回到70多年前的那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看看蒋庆泉是怎么英勇无畏表现的。
从文学艺术表达的角度来看,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是一个众多英雄事迹的融合,而蒋庆泉就是王成的众多原型之一。
时光回溯到1953年、正值朝鲜战争的末期,敌我双方开始了最后阶段的较量, 4月18日,蒋庆泉和他所在的部队在石泉岘洞北山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这一战,相当惨烈。165人的加强连,他的排长牺牲了,连长也牺牲了,此时只剩下了十几个人,蒋庆泉也在其中。就靠这十几人要防御敌人的反扑,怎么打?
后方的增援还在赶来中,蒋庆泉和他的十几个战友也不同程度地受了伤。他作为连队的话务员,背上的步话机是连队唯一与指挥部联系的工具。
为了能坚守阵地,指挥部给他们配备了一支火炮支援部队,而蒋庆泉就是后方那几十门火炮的眼睛。接下来的两天时间,缓过劲儿的美国佬对我军阵地发动了不下十几次的进攻,他和十几个战友在敌人的反复冲击下也不断减员,但是,他们在不对火炮的增援下,誓死坚守阵地,击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
敌众我寡,他和十几个战友面对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毫不畏惧。后来,他发现,阵地上身边的战友都倒下了,就剩下了他一个人。面对敌人蜂拥而上,他通过步话机喊道:“向我开炮!向我的碉堡开炮!”他要与敌人同归于尽。
一枚美军的手雷在他身旁爆炸了,一枚弹片击中他的腹部,另一枚弹片击中他的眼眶,顿时血流如注。
伤势严重的蒋庆泉昏迷过去。当他苏醒的时候,他发现,他被美军俘虏了。
战友们牺牲了,他活下来,却成了俘虏,他很不甘心,没有战死在战场,成为俘虏是他的耻辱。
浑身是血的蒋庆泉醒来后发现自己在美军的卡车上,他不甘心成为敌人的俘虏,很想自杀,但是美国大兵把我捆起来,连嘴也被捆上绷带,不让他咬舌头。
美国大兵可没有这么好心,他们救治蒋庆泉,也不是心善,而是要把这个敌方的战斗英雄拉拢过来,成为己方攻心战的好典型,策反他为他们所用。
美国大兵的算盘打错了,蒋庆泉可不吃他们那一套,面对美元的利诱,他就是不为所动。他意志坚定,就是做了俘虏,也绝不做叛徒,一问三不知,他们拿他毫无办法。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蒋庆泉作为战俘交换回到了他的家乡。他在经过一系列的严格审查后,确定没有背叛祖国的蒋庆泉被除去了兵役,转业回家,成了一位普通的农民。
他不同于那些凯旋的抗美援朝将士,他是带着军人的羞耻心默默无闻地做着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英雄应有的待遇,他有的只是背负着“耻辱“的后半生。
不要说福利待遇,蒋庆泉根本抬不起头来,回了老家当农民,不再提及当志愿军的过往,更是从此没跟任何人谈及那场战争,甚至他的家人也不了解他当年的“向我开炮“的壮举。从此,他隐姓埋名了几十年,由一个热血青年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没有人知道他那“王成”式的战场上“向我开炮”的壮举,他和战友们浴血奋战的场面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底。
在当时,有一个共识:人民军队的字典里没有被俘,被俘就等于变节。
此后直到2000年,整整四十多年的时间,蒋庆泉只能隐姓埋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日子。
1964年,电影《英雄儿女》上映,成为那个年代最经典、也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之一,英雄王成喊出“向我开炮’,纵身一跃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全中国人的心里。
1966年,村里放电影,蒋庆泉看到《英雄儿女》这部电影,看到一半,他就哭了。他很委屈,也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哭,他不敢和村里的人说出他的经历,他毕竟有过战俘的经历,要是说出来,后果在当时就严重了,他怎能在村里抬起头呢?甚至他的家人都会被人嘲笑,他唯一做的就是隐姓埋名,不给自己和家人添麻烦。
黄金埋在土里会被人挖掘出来,老英雄蒋庆泉在民间默默无闻也总会被人发现,2000年千禧之年,蒋庆泉被历史作家洪炉发现了。
洪炉(1931年—2019年11月21日),原姓郭,笔名卢弘。江苏泰兴人。1944年,他才13岁就参加了新四军,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成为当时的战地记者。他从事部队文化宣传和新闻工作约50年。
洪炉作为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对那段辉煌的历史有过深厚的感知,作为亲历者和历史作家,他特别关心有关抗美援朝的人和事。
2000年,已经70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和善于写历史题材的作家洪炉笔耕不辍,他在整理朝鲜战争题材时,偶然间翻阅到了关于蒋庆泉的相关记载,他非常感兴趣,在经过深入研究之后他发现、这位当年的老战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王成的原型啊。这样的英雄为什么没有被人传颂呢?他为什么要沉寂在乡下呢?
洪炉下定决心,要让默默无闻数十年的老英雄蒋庆泉为大众所知,以此宏扬爱国主义精神。
老作家洪炉先生不辞辛苦,前往老英雄的家乡进行调查。他通过县志和户口记录慢慢排查,在有关人士的帮助下,终于查到了蒋庆泉的家。他欣喜异常,年逾古稀的高高瘦瘦的老英雄蒋庆泉还健在,还能下地种田。身体硬朗。
蒋庆泉和老伴在吃饭
老战友相见分外亲,蒋庆泉打消了数十年的顾虑,不再隐姓埋名,他提及往事,眼中含着泪水:“我要是死在了战场上该多好,我的连长、排长、班长都牺牲了,我却活了下来,还被美国佬给抓走了。”
就这样,老英雄蒋庆泉半个多世纪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王成的原形“向我开炮”的蒋庆泉感人经历为世人所知,重新走入了大家的视野。
此后,老作家洪炉和老英雄蒋庆泉经常往来,一起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抗美援朝胜利的纪念活动,两人成为晚年要好的朋友。
2003年,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活动中,75岁的蒋庆泉参加了这一让世人瞩目的大型活动,他见到了很多老战友,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战友情在这一刻,显得弥足的珍贵。
战友相见,激情拥抱
2010年,洪炉带着另一位老人陆洪坤,见到了蒋庆泉。82岁的蒋庆泉紧紧抱着当年接收了他的话务信息的陆洪坤,这才真正承认自己就是王成的原形,“向我开炮”这一经典台词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答案。
老英雄老了,但是,他们的革命精神依然焕发青春。
英雄不该被埋没,蒋庆泉的积压数十年的委屈和无奈烟消云散了,他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关心,也享受到了该有的福利待遇。
英雄有泪不轻弹,向我开炮美名扬。
蒋庆泉受了大半辈子委屈,能够重见天日,不单单是老作家洪炉的宣传效果,最要的是蒋庆泉对生活的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信未来是美好的。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老作家洪炉在88岁时去世了,蒋庆泉依然健在,已经是96岁的高龄老人了,他那“向我开炮”的呐喊之声,依然荡气回肠。
说明:文章原创首发,配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