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19日,东北民主联军在沙岭战役中失利。
此战我军动用七个团的兵力,整整围攻了60多个小时,居然未能歼灭新编第六军一个不满编的团。
尽管毙伤俘敌700余人,自身却付出了2000多人的重大伤亡。
四纵的首长们知耻而后勇,从此记住了一个名字——
刘梓皋!
沙岭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的盘山县,当时新六军新编第22师之第66团位置突出,我军调动优势兵力准备围歼之,不料因为轻敌因素和步炮协同太差,在敌援军到达之前,迟迟不能解决战斗,打成了一个虎头蛇尾的夹生仗。
新22师是新六军的核心部队,至少在解放战争的头两年,战斗力着实非常强悍,毕竟是全美械的远征军精锐。战斗中第66团团长罗英表现一般,反倒是副团长刘梓皋颇为悍勇,多次指挥残敌堵住突破口,最终这两人率500人侥幸生还。
刘梓皋是湖南人,毕业于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曾任杜聿明第五军新22师的连长、营长等职务,先后参加过两次远征作战,1944年廖耀湘新22师在缅北战场扩编为新编第六军,刘梓皋升任副团长时年仅36岁。
沙岭战后,杜聿明对老部下大加赞赏,罗英和刘梓皋都升了官,其中刘梓皋更是窜升惊人,从副团长一路提拔为第14师第42团上校团长、少将副师长等职,至1947年底,刘梓皋已晋升暂编第62师少将师长,一年多时间而已。

辽沈战役期间,廖耀湘“西进兵团”所属的五个军11个师,在辽西围歼战中,全部被东北野战军消灭,各军、师长大部被俘少数逃脱,作为东野四纵的“仇家”之一,暂62师师长刘梓皋的下落,自然倍受关注。
遗憾的是,刘梓皋最终还是漏网了,如今在几乎所有的战史文献和文章中,包括某科某音等等词条里,均记录为“刘梓皋被俘后脱逃”,可惜都是不负责的以讹传讹,成为辽沈战史中鲜为人知的“bug”!
真实的历史是,刘梓皋曾经四次成为战场上的漏网之鱼,而且从来没有被俘虏过,他甚至都不在辽西围歼战的包围圈里!

一、暂编第62师的血统很特殊
1945年10月,杜聿明出任东北行营所属的“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赴任之际,除带走了昆明防卫总司令部的一批幕僚和随员外,还特地从第五军第200师抽出第598团,空运到沈阳充作司令部警卫部队。
第200师那是第五军的核心部队,下辖第598、第599、第600共三个步兵团,也就是说,杜聿明带走了第五军主力师的主力团,军长邱清泉虽不太情愿,可也不敢说什么,老长官高升了,要走点亲信部队没毛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