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史记载,最早的金属铸币出现在商朝,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之间。当时,铜币是最常见的金属铸币,曾在一座墓中被发现。
带孔的方形金属币因为可以用绳子串起来携带,所以成为了标准的交易货币。这些硬币无论是银制还是金制,其特点是耐用性强,还能够有效防止伪造。然而,问题在于,当时的富人如果需要携带大量这些沉重的金属币,就必须动用很多驴子和木头车来搬运。
世界上第一种纸币是交子。
最早的火药配方记录于宋代军事文献《武经总要》。宋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发行纸币的时代,首次使用火药,首次运用罗盘来辨认方向,并首次建立了正规海军。
在这一背景下,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交子”应运而生。北宋初期,四川地区使用的铁钱体积大且价值低,如购买一匹绢需要90至100斤铁钱,流通极为不便。因此,商人开始发行“交子”,作为铜钱的替代品流通,但每贯交子兑换时需扣除30枚铁钱。
1024年1月12日(北宋天圣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北宋政府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这标志着由成都民间经济主体自发创造的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货币。
这是一幅出自王祯《农书》(1313年)的草图,图中是利用高炉冶炼生铁的过程,鼓风机由水轮及机械装置驱动。
从生铁开始,将铁矿石熔炼成熟铁的过程需要精细操作。插图右边展示了一个高炉,这幅插图取自1637年左右的《天工开物》百科全书。
这种比方孔币更实用的货币形式促进了宋朝经济的巨大进步。当时成都有16户富商因此开设了交子铺,专门印制交子并进行兑换,开创了民间金融的先河。交子每年在丝蚕米麦成熟时用同色纸印制。许多印刷厂配备了特殊的木版和六种颜色的油墨,这些工厂分布在中国的四个地区——成都、安庆、杭州和徽州。纸币上的图案和符号是用来纪念皇帝、其他重要人物和描绘宋代风景的。
元代纸币是最早的法定货币,属于无法直接兑换的纸币,由政府颁布法令赋予其法定货币地位。图中左侧是印刷板,右侧是已经印好的纸币。图片来源注明。
早期纸币非常脆弱,三年后就会过期,因此仅限于北宋部分地区使用。为防止伪造,北宋政府采用从不同植物和纤维提取的特殊颜色。尽管金属币比纸币更难伪造,交子上盖有多个钞票印章,增加了伪造难度。纸币上贴有警告,威胁伪造者将被斩首,而举报者可获得巨额奖励。
在1265年,交子按单一标准印制,并在北宁各地成为合法货币。它们以银和金作为经济担保,发行面额为1串和100串的硬币。遗憾的是,1279年蒙古人征服后,交子仅存续了9年便失效。忽必烈建立元朝后,非常赞赏这种货币形式,于是开始发行自己的纸币——“钞”。
1160年,徽州工厂制造的交子是南宋的官方纸币,也是宋代发行量最大的纸币。
元朝时期,意大利商人和探险家马可·波罗到访中国,当时元朝已经开始使用政府信用担保的纸币了,在当时这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概念。由于欧洲主要使用金属硬币,纸币还未普及,马可·波罗对此非常感兴趣。他回到欧洲后,在游记中详细描述了纸币的使用及其优越性,向欧洲介绍了这一理念。
元朝于1368年结束,由于统治时间较短、纸币印刷失控及缺乏金银担保,元朝经历了通货膨胀和经济问题。到了明朝时期(1368 - 1644),明朝偏爱使用银子作为标准货币,但也印制纸币。到1450年,明朝停止了使用纸币。直到19世纪末,清朝才重新开始印制纸币。
贝-铜钱-金银-纸币-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