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0年HR,筛选过几十万份简历后我发现:5000份简历里,我们只面试985/211。不是势利,是没时间。一个专科生冲到公司问我为什么,我无言以对
......
我在深圳做了10年HR,面试过上万人。
每年校招,简历筛选的第一关就是学历。
985/211的简历会被单独放一堆,其他的直接过滤。
不是我们势利,是竞争太激烈了。
有个专科生求职者问我:"我能力很强,为什么不给我面试机会?"
我沉默了很久。
因为在学历筛选这一关,你连被看见的机会都没有。
这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01
我叫林雨,今年35岁,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做HR总监。
从基层HR做到现在,整整10年。
这10年,我面试过上万人,筛选过几十万份简历。
我见过太多因为学历被拒之门外的年轻人。
也见过太多因为学历,轻松拿到offer的毕业生。
学历到底有多重要?
我用10年的经验告诉你:非常重要。
每年9月,是校招季。
我们公司会收到上万份简历。
人力部门只有5个人,一周时间要筛选出200个候选人。
怎么筛?
第一关,就是学历。
我的同事会把简历分成三堆:
第一堆,985/211。
第二堆,普通本科。
第三堆,专科。
我们会先看第一堆。
如果第一堆的人够了,第二堆都不看。
第三堆?基本上直接进垃圾箱。
去年校招,我们收到了5000份简历。
其中985/211的有800份,普通本科3000份,专科1200份。
最后我们面试了200人,全部来自第一堆。
有个刚来的HR小姑娘问我:"林姐,这样会不会错过人才?"
我说:"会,但我们没办法。"
"5000份简历,一周时间,你告诉我怎么看?"
"不按学历筛,按什么?一个个面试?"
她沉默了。
这就是现实。
残酷,但高效。
有一次,一个专科生直接冲到了我们公司。
他叫小刘,26岁,计算机专业。
保安拦不住,他冲到了HR部门。
"我能力很强,为什么不给我机会?"他喊道。
办公室里的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看着他。
我走过去,看了看他的简历。
专科,三年工作经验,做过几个小项目。
说实话,简历写得不错。
可我还是摇了摇头:"对不起,公司规定本科起步。"
他红着眼眶:"我比很多本科生都强。"
我点点头:"我相信。"
"可是,筛选简历的时候,我们看不到这些。"
"我们只能先看学历,这是最快的筛选方式。"
他问:"那我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
我沉默了。
因为十几年前,我也是专科毕业。
我也被拒绝过无数次。
我也曾经站在HR面前,说同样的话。
可现在,我成了拒绝别人的那个人。
我对他说:"你可以先去小公司积累经验,或者去提升学历。"
"等你有了本科学历,或者有了更强的技术背景,再来应聘。"
他转身走了,背影很落寞。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孩子。
他今年上初三,成绩中等。
如果他继续这样,最多也就是个普通本科。
那天晚上回家,我第一次和他认真谈了学历的问题。
我说:"儿子,妈妈今天拒绝了一个年轻人。"
"不是因为他不努力,是因为他学历不够。"
"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这么在意你的成绩吗?"
"因为妈妈不想你将来也经历这种绝望。"
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知道他还不能完全理解。
可我希望他能记住这段话。
02
在大城市,学历就是敲门砖。
没有这块砖,连门都敲不开。
上个月,我们招一个产品经理。
HR总监直接说:"985/211,硕士优先。"
我问:"本科不行吗?"
他摇头:"这个岗位要对接大客户,学历就是脸面。"
"你让一个双非本科去见客户,人家会怎么想?"
"会觉得我们公司不够档次。"
最后,我们录用了王凯。
清华本科,北大硕士,28岁。
他来面试的时候,整个部门都很重视。
HR总监亲自接待,还让我准备了最好的会议室。
面试很顺利,半小时就结束了。
出来的时候,总监拍着他肩膀:"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你的。"
试用期工资1万5,转正后2万起。
还有股权激励、住房补贴、各种福利。
王凯笑着说谢谢,脸上写满了自信。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来之前一个小时,我们刚拒绝了一个双非本科的求职者。
那个人叫张敏,30岁,也是做产品的。
工作5年,做过几个不错的项目。
可HR总监看了简历,直接说:"学历不符合要求。"
张敏问:"能给我一次面试的机会吗?"
总监摇头:"对不起,这是公司的硬性规定。"
同样是做产品,同样有经验。
可因为学历,一个拿2万,一个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这公平吗?
不公平。
可这就是现实。
我还记得另一个案例。
去年,公司招研发工程师。
收到了300份简历,最后面试了20个人。
全部来自985/211。
有个HR问:"为什么不看看其他学历的?万一有人才呢?"
技术总监说:"你知道我们每年要筛多少简历吗?"
"几千份。"
"如果每份都仔细看,我们什么都不用干了。"
"学历就是最简单的筛选器。"
"985/211的学生,至少证明他高中三年是努力的。"
"这种努力的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他说得很直白,可我无法反驳。
因为这确实是最高效的方式。
在深圳,在北京,在上海,在所有的大城市。
学历就是第一道门槛。
你可以说这不公平,可以说这太功利。
但这就是游戏规则。
你要么接受,要么被淘汰。
我见过一个名校博士,陈博士。
32岁,清华本硕博,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
他来面试的时候,我们几乎是求着他来的。
开出的条件是:年薪50万,期权,团队自己组建。
他还在犹豫,说要考虑考虑。
我们HR总监亲自请他吃饭,软磨硬泡了一个星期。
最后他才同意入职。
入职那天,公司发了内部邮件,欢迎陈博士加入。
CEO亲自接待,各部门负责人都来了。
我站在旁边,心里五味杂陈。
同样是32岁,陈博士年薪50万。
而我认识的一个专科毕业的朋友,还在拿8000块的工资。
差距在哪里?
学历。
就这两个字,决定了太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