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宗教因果律,他用儿子献祭

当代人经常会面临一种非黑即白的选择境地,当善与恶摆在面前,有谁能好好选?我们总想着一个可以预知的,简单的世界出现,然而这

当代人经常会面临一种非黑即白的选择境地,当善与恶摆在面前,有谁能好好选?我们总想着一个可以预知的,简单的世界出现,然而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人组成的,只要是人不简单,这个世界就无法朝着简单的方向发展。

今天推荐电影《圣鹿之死》,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善与恶二代故事。医生史蒂芬和一个叫马丁的男孩成为了朋友,然而史蒂芬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在于面对马丁的时候内心有愧,因为史蒂芬饮酒而造成手术事故,但这个秘密只有他以及他的好友知道。马丁的父亲因此离世后,史蒂芬想要从马丁身上找到弥补。然而交往的时间长了之后,马丁渐渐的开诚布公了自己的计划,史蒂芬一家开始陷入到深层次的麻烦当中。

《圣鹿之死》看似是一部平平无奇的恐怖片,甚至于没有给观众说清楚恐怖之源,但是本片的恐怖来源于选择和面对,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面对这两个问题,当我们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当我们需要面对的时候,我们又会怎么办?

史蒂芬可以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人了,当他遇到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依旧是茫然地。本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将这两个问题展现给观众,然后赤裸裸的揭开人性的恶。马丁在自己的父亲离世后,他所面临的是一种困境,但是在史蒂芬看来,这种困境可以通过自己对于马丁的关怀而逐渐的消解,但马丁本人并不这样认为。马丁需要的是复仇,而是史蒂芬给马丁的则是一种安慰。这个时候选择出现了。

我们通常情况下都会做出来跟史蒂芬一样的选择,但是当我们选择这样做的时候,听从的是马丁的心声,还是听从的是史蒂芬的心声呢?这一点不言而喻,史蒂芬需要的是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定,因为自己内心有愧,所以在面对马丁的时候需要展现出来的是一个父亲的形象,但史蒂芬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良心得到安定,他并不愿意深层次参与到马丁的生活,且更不愿意与马丁的母亲组成一个新的家庭。这个时候,体现的就是史蒂芬的虚伪,为什么虚伪呢?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史蒂芬看来,马丁父亲的死跟自己的行为之间是一种交换,只要自己付出的足够多,马丁父亲的死就可以跟自己无关。然而史蒂芬想错了,死就是死,关怀就是关怀,两者无法混为一谈。这里我们不难看到关于史蒂芬的所有行为体现出来的并不是较高的修养,而是另一种深层次的虚伪,这种虚伪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可以预见的。就好像美国社会对于种族歧视的认知一样。

在美国,法律规定了很多关于种族歧视的场景以及词语,但是这些真正的改善了美国黑人的境遇吗?好像是没有,表面上的歧视可以通过法律来约束,但深层次的歧视并不会因为法律而铲除。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黑人表面上是尊重的,但白人尊重的是法律,畏惧的是法律的惩罚机制,对于黑人,则会产生深层次的厌恶。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本片得以看见。

史蒂芬表面上扮演着马丁的父亲的形象,内心当中却以另一种面孔走着自己的路,史蒂芬并不愿意深层次参与马丁的生活,而对于马丁的关爱也仅限于史蒂芬自己的主动给予,而每一次马丁的被动索取,史蒂芬真实情感都是厌倦甚至是厌恶。这并不是因为马丁邀请史蒂芬来自己家里做客之后的反应,而是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而在马丁这边,生活是什么呢?当然也是自己的情感为主,所以马丁并没有被史蒂芬的安抚抚平伤口,而是酝酿出来了更深层次的报复,那就是直接报复,马丁的报复让史蒂芬陷入到了道德困境,究竟是选择死一个人还是所有人都死,这个问题谁都会做,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却并不是谁都能做了。

表面上看,史蒂芬是蒙着面杀死了自己的儿子,但实际上这依旧是史蒂芬的一种深层次的自然选择。因为一家四口人除了史蒂芬之外,其余人都处于劣势地位。史蒂芬本人喜欢女儿讨厌儿子,而妻子安娜却刚好相反,然而真正到了必须做出来选择的时刻,三个人对于史蒂芬展现出来的都是一种讨好。

儿子主动爬出来找到史蒂芬展现出亲情的味道,安娜在临死前故意用黑色睡衣来做最后的诱惑,而女儿看似说让史蒂芬直接枪杀自己,但她知道,越是这么说,史蒂芬就越是不这么做。而且女儿在跟自己的弟弟单独相处的时候,想到的并不是弟弟的死亡有多么的可怕,而是弟弟死后自己可以拥有他的MP3,就连安娜也在琢磨着孩子都死后,他们可以继续生育来掩盖,于是,这样看似冠冕堂皇的一家人,终于有了属于他们的结局。善恶一瞬间,总有一个结果被推到你面前,人性被考验的时候,谁知掉怎么选?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