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航运、供水、发电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今,十年禁渔为长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机遇,“生态长江”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日,长江再次出现了神秘物种,而且还是非常罕见的鳤鱼,这再次表明全面禁渔确有成效!
提起鳤鱼,大多数人闻所未闻。从外观上看,鳤鱼身体细长,腹部圆滚,体型和草鱼类似,体色和鳞片又像鲌鱼,俗称“一尾鱼”、“麦秆刁”。在长江的渔业史上,鳤鱼曾留下辉煌的一页,鄱阳湖、洞庭湖的老渔民对此最有感触。
上世纪80~90年代,长江的鳤鱼还很常见,两大湖区正是主产区。湖区渔民在打渔时,经常能在渔网中看到鳤鱼,高产时一网就有数百上千斤!此鱼生性娇贵,撞网后极易死亡,但其肉质却很鲜美,内脏少,脂肪丰腴,因而深受沿江群众的欢迎。
作为一条长江野生鱼,鳤鱼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稀有物种鳤鱼现身,为何说其很“神秘”?鳤鱼和“长江三鲜”一样,也是长江土著鱼中的一员。上个世纪,长江的鳤鱼资源相当丰富,一份旧文献中曾有记载:在一些淤泥型湖泊中,鳤鱼的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渔业规模,一网下去最高可捕1000~2000公斤!
从习性上看,鳤鱼是河湖洄游性的鱼类,生长期栖息在洞庭湖、鄱阳湖等开阔水域。到了每年5~6月,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进入繁殖期,成群结队由湖入江,最终在产卵场内配对甩籽,产出漂流性卵(和鲢鱼、鳙鱼的卵相同)。可别小看了中间洄游的过程,这可是鳤鱼繁殖必不可少的阶段。
洄游繁殖的鱼群
原来在湖泊中,鳤鱼的性腺也能够发育成熟,但无法自然排卵,原因就是缺少洄游途中的水流刺激。而这一习性,正是后来鳤鱼成为“神秘物种”的主要原因。
80年代以来,长江干流相继建成了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大坝阻断了鳤鱼、四大家鱼的洄游路径,导致亲鱼无法自然繁殖,后代的种群规模开始锐减。再加上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的影响,2010年时,常见的渔获物中已经找不到鳤鱼。
2012年,江西省鄱阳湖水域仅发现了一条鳤鱼,此后9年,湖区再也没有发现过鳤鱼的踪迹。南京江段的科研人员曾特意展开资源调查,但期待的身影始终未出现。同一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干流,鳤鱼在多个历史分布点也濒于绝迹。
短短30年间,鳤鱼就从长江中的“常见种”变成了“神秘物种”。由于稀少、罕见,鳤鱼越来越显宝贵,科研工作者每发现一条,总能引起媒体的聚焦关注。
值得庆幸的是,鳤鱼目前尚有少量的幸存者。2020~2022年,宜昌江段、鄱阳湖、洞庭湖、安乡等多地开始监测到鳤鱼,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连续3年发现长江稀有物种,数量由1条增加到6~7条,这一变化仿佛又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在十年禁渔期间,长江的鳤鱼会不会越来越多?结果值得期待!
长江生态和特有鱼种长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河流之一,孕育了庞大的水生生态系统。据统计,长江的水生生物超过4300种,鱼类有435种,其中特有鱼种就有180多种。
那么,长江的生态环境和特有鱼种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一方面,鳤鱼等特有鱼种是长江生态独特性的体现,它们高度适应了长江的水环境,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完善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特有鱼种越丰富,数量越多,就表明长江的生态系统越完善,水域环境越优良。反之,则表明河流健康度下降,长江生态亟待改善。
另一方面,鳤鱼等鱼类对水质、饵料的要求较高,只在特定的水域环境中才可能会出现。根据这种特点,特有鱼种其实也是长江生态的指示物种,它们的出现预示着水环境有“恢复如初”的迹象。
总体来看,长江生态和特有鱼种是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保护了特有鱼种,就相当于保护了长江的水环境,也就是保护了长江的未来。
也有一些网友不以为然,反驳称:长江的水环境在不断变化,江里的鱼虾“适者生存”,一个物种的消失后,自然会有其他的鱼种填补空缺,所以特有物种不需要过分保护。
这种想法,其实并不可取。因为长江禁渔是“为子孙谋”的大事,并不单纯只为了保护鱼和环境,更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
为何这么说呢?从渔业总量来看,长江干流的鱼产量在1957年时是42.7万吨,2011年时仅剩8万吨。如果对过度捕捞放任不管,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大鱼将持续减少,渔民越捕越穷,长江渔业也将陷入恶性循环。
为确保“长江鱼库”永续存留,有必要保护江里的种质资源,通过有序禁捕、加大增殖放流、改善沿江生态的方式,最终避免竭泽而渔的现象发生。
长江禁渔:再不保护,或将无鱼可捞如果保护不及时,等到物种灭绝之后,这份种质资源就会彻底消失。
这里就以“长江三鲜”之一的鲥鱼为例子。
在20世纪60年代,鲥鱼还是“菜篮子鱼”一般的存在,捕捞量常年维持在30~50万公斤,1974年还达到了惊人的157万公斤,创下了历史纪录。当时,大量渔船云集安徽段、江苏段,渔民一网能打捞5~10条鲥鱼,规格多为1~4公斤,但这种诱人光景已在1996年彻底终结。
鲥鱼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但从洄游特点来看,长江鲥鱼显得异常“顽固”。第一,鲥鱼洄游的时间非常固定,均在每年的4~5月份;第二,鲥鱼的洄游路线非常固定,在长江中出生的鲥鱼,在洄游时绝对不会游到钱塘江,而是沿着固定路线从东海进入长江,最终到达上一代的产卵场。
鲥鱼渔业实际上是对繁殖群体的捕捞,很多亲鱼还没来得及繁殖就被一网打尽。再加上万安水电站的修建,鲥鱼的产卵场被阻断在百里之外,能成功洄游到出生地的鲥鱼所剩无几。再者,坝下水温下降约10℃,水文节律改变,也会影响鲥鱼的繁殖。
1996年,长江水产研究所组织多位渔民前往峡江产卵场寻找鲥鱼,调查持续了21天,累计捕捞时间超过400小时,但结果却令所有人失望:连一条鲥鱼都没有找到!
鲥鱼也好,鳤鱼也罢,这些活生生的案例都告诉我们:长江禁渔绝非可有可无,如果不对长江中的鱼类进行保护,未来的长江,或许真的就无鱼可捞了。
长江禁渔,会不会影响人们吃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没有必要再大肆捕捞长江的野生鱼。按照长江10万吨的年产量来计算,这一比重已经不到全国总产量的0.5%。所以,即便长江禁渔,也不会影响人们吃鱼。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达到6549万吨,其中有八成是由养殖贡献。这表明,养殖的鱼已成为市场主流,国内消费者的“大胃口”已经不再过度依赖野生鱼。
要注意的是,养殖鱼的大多是驯化、选育的品种(如四大家鱼),最源头的种质还是来自于野生鱼。长期饲养会导致鱼类种质退化,体质变弱,复壮的方式就是将纯正的野生鱼作为亲本,培育出更强壮的幼苗。
总之,长江是中国淡水渔业的摇篮,保护长江的野生鱼资源,是淡水鱼可持续利用的关键,这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