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战不是一场孤立的战役,而是一系列战役的最后一战,白登之战始于韩王信的谋反。
《史记 韩信卢绾列传》:信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反,以马邑降胡,击太原。
韩王信的封地本在颍川郡,后被刘邦迁到太原郡,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建都,结果韩王信为表忠心,说自己愿意在太原以北的马邑(今山西朔州)建都,刘邦也同意了。
马邑靠近匈奴,韩王信在与匈奴的作战中,败多胜少,后来匈奴冒顿单于率领大军攻打韩王信,韩王信不敌,于是派使者向匈奴求和。
刘邦担心韩王信暗通匈奴,起了疑心,于是派人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被杀,于是就投降了匈奴,将马邑献给匈奴,并与匈奴联手攻打太原。
刘邦这是第一次汉匈战争爆发前的形势,当时匈奴已经越过句注山(雁门山)到达太原城下,包围并攻破了太原城。
可以说整个太原城以前,皆为匈奴地盘。
刘邦率领32万步骑大军从长安出发,进入太原郡后,先在铜鞮(今山西沁县)与韩王信的军队作战,汉军大获全胜,韩王信部将王喜被杀,韩王信逃往匈奴。
汉军趁胜追击,在太原大败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一路趁胜追击到离石(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再次击败敌军,另一路则北上广武,在广武击败了王黄与匈奴左右贤王各带领的一万军队。
匈奴骑兵与韩王信的军队再次在广武(今山西省代县西南阳明堡镇)西边的楼烦集结军队,再次被汉军骑兵部队击溃。
汉军从山西沁县一直到打到山西代县,一路高歌猛进,屡战屡胜。
冒顿单于之后,刘邦率领轻骑和先头部队继续追击匈奴,一直打到了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而汉军主力步兵还在后面没有赶到,此时的刘邦骄傲轻敌,听不进娄敬的话,率军追击到白登山时,发现被匈奴人包围。
《史记 匈奴列传》: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於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刘邦的汉军一共有32万,但被匈奴包围的是前锋部队,具体多少人,史书没记载。
尽管史书记载了匈奴军队有40万人,多半不是真实的人数,当时匈奴总共才多少人,除去老人、儿童、妇女,能有10~20万军队就不容易了。
刘邦被包围后,数次突围,也无法冲出包围圈。
匈奴也数次率军围攻刘邦,同样也无法击破汉军,俘虏刘邦。
白登之围就这样匈奴与刘邦打成了对峙,时值寒冬,刘邦手下的士兵有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冻坏了手指。
最后刘邦听从了陈平的计谋,说服了冒顿单于的阏氏,匈奴解除了包围圈的一角,刘备命令汉军将士拉满弓,保持箭在弦上,面朝外,从通道中撤出,同汉朝主力军会合。
刘邦撤军后,平城(大同)以南仍然归属汉朝,平城以北归属匈奴。
《史记 匈奴列传》:先帝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后来汉文帝在给匈奴的信中提到了先帝(刘邦)的规定:
长城以北,是拉弓射箭者的国家,属于单于统辖。长城以内,是戴冠束带者的家室,我也要控制它。
言外之意就是说刘邦与匈奴的约定是:长城以南归汉朝,长城以北归匈奴。
西汉初期疆域纵观整个平城之战,其实是一场平局,刘邦没赢,匈奴也没赢。
刘邦在战前的目标的打击韩王信和匈奴,收复失地,自白登之围后,韩王信也还活着,虽然后来樊哙杀了韩王信,但那是后面的事。
至于收复失地,刘邦则是完成了目标,战前的形势是:太原都丢了,太原以前都被匈奴占据。
战后的形势是,双方以长城为界,刘邦几乎收复了整个山西,至于平城的归属,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如果以长城为界是真的,那平城也归属刘邦,个人认为平城是双方不设防的地区,谁也没占领。
至于打击匈奴,刘邦做到了一部分,在白登之战前,汉军无往不利,将匈奴打得大败,只有在白登山,双方谁也没能吃掉谁,只能算是平手。
汉朝与匈奴其实是平手此外,汉朝还付出了和亲的代价。
《史记 匈奴列传》:是时匈奴以汉将众往降,故冒顿常往来侵盗代地。於是汉患之,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冒顿乃少止。
由于一系列异姓王的叛乱,比如韩王信、燕王卢绾、代相陈豨,经常有汉军将领投降匈奴,所以冒顿经常率军来到代地,进行侵扰劫夺活动。
为了约束匈奴,刘邦就派刘敬送汉朝皇族的公主去给单于当阏氏,每年奉送给匈奴一定数量的棉絮、缯、酒、米和食物,相互结为兄弟,实行和亲政策,冒顿才稍为停止侵扰活动。
和亲不是屈辱,只是一项政治手段,后来汉朝都打败了匈奴,还不是一样跟匈奴和亲。
汉匈和亲刘邦决定与匈奴和亲的目的,是为了先稳定边境,解决国内的异姓诸侯王叛乱问题,只要内部稳定了,再来寻找与匈奴的战争,这是政治手段,从当时的局势来看,这没有错。
至于匈奴,在整个平城战役中,并没有占到特别大的便宜,在战前,匈奴一度占领太原,战后,这些地区全部被汉军夺去,同时匈奴损兵折将,匈奴支持韩王信,同样没有达到战略目标。
综合来看,汉朝与匈奴在首次交锋中,都没有达到战略目标,因此这一系列的战役只能算平手,谁也没赢,谁也没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