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24章》中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意思是说:自我表现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辩事物;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没有功劳;骄傲自大的人,反而不能长久。
老子认为,越是刻意表现自己,反而越容易暴露自己的不足。真正有实力的人,是不需要靠外界的认可来证明的。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懂藏锋守拙之人。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锋芒太露,是难以长久的。炫耀说白了是内在的不自信,急于向外界获取关注,得到认可,依赖于外界的评判证明自己,满足自己。
叔本华曾说:“炫耀是需要观众的,而炫耀恰恰让我们失去观众。”
过度炫耀,不仅无法赢得他人真正的尊重,反而会暴露自己的浅薄与不自信,甚至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纸上谈兵”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赵括,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口若悬河,本来他低调处事,然后找机会到军营中历练一番,成就肯定不小。但他却认为自己真正是天下无人能及,毫不知谦逊收敛,常常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军事才能。
这名声一响,就传到了赵王耳中,于是赵王就任命他为大将,代替廉颇与秦军作战。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只会死搬兵书的赵括,最终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他自己也命丧沙场。
赵括的悲剧,正是源于过度炫耀自身才能,却无实际能力支撑,结果只能一败涂地。
炫耀是人的本能,不炫耀则是需我们后天修行的智慧。
不要总是晒自己的幸福,晒自己的富有,晒自己的成功,要知道晒过多易失水份,懂收藏,才能保鲜长久。
不夸己能、不彰己功、不露己短,才是真本事。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才能守住自己的福气。

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22章》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是说: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和他相争的。
不炫耀、不争抢,反而能赢得更多的尊重。真正有本事的人,从不靠张扬炫耀彰显自己,而是凭实力和德行来赢得人心。
曾国藩说:“天道忌巧,惟诚可破天下之伪;天道忌盈,惟满可戒骄矜之心。”
曾国藩组建湘军时,可谓困难重重,朝廷对他猜忌,地方对他排挤,连士兵都嫌他“太笨”——别人打仗是追求“速胜”,他却带着士兵不是挖战壕、就是筑高墙,每天只知练队列、学礼仪;别人升官后大肆敛财,他却把俸禄分一半给士兵,自己住在简陋的府邸。
可正是这份“笨”,让湘军成了“常胜军”;也正是这份“不炫耀”,让他在权力漩涡里活到了最后。
《月亮与六便士》里说: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虚荣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对付的,是时刻想要出风头的小聪明。
真正的聪明人,不是战胜别人,而是超越自己;不是炫耀才华,而是修炼内心。
当你从向外获得,变成向内求取,做到本自俱足,就能无往而不胜。
愿你我都能活成这样的人:

不炫耀才华,只沉淀本事;
不炫耀成就,只专注当下;
不炫耀优越,只珍惜拥有。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活成《道德经》里说的“大智若愚”——
藏锋守拙,静水流深,
这才是人生最顶级的智慧。
📌关注我,一起读经典,悟人生,修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