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作为地府的居民,人们往往将其与恐怖、诡异联系在一起,这些传说中的幽灵形象,常常被描绘为形体模糊、面目可怖的模样,成为人们恐惧和敬畏的对象。然而如此恐怖的鬼,却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形成了独特且丰富多彩的鬼文化,影响了人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也让人们对于生和死、善与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衍生出以鬼为主题的小说、戏剧、绘画等,那么作为地府组成者之一的鬼是如何产生的呢?
鬼文化
一、鬼的定义咱们先来看一下古人对于鬼的理解,《礼记》祭法篇记载,“人死曰鬼”,祭义篇记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列子·天瑞》:“古者,谓死人曰归人"。《韩诗外传》:“死者为鬼,鬼者,归也”。《论衡·论死》:“人死精神升天,骸骨归土,故谓之鬼,鬼者,归也",还有很多典籍中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即人死后就会成为鬼,在古人眼中,鬼是人的延续,死亡只是代表肉体的消亡,而灵魂不灭。
咱们再来看一下甲骨文中鬼的写法,甲骨文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商代晚期最主要的文字,距今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同时,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其直接或间接地描绘物体、动作或概念的形状,也能体现出古人对于鬼字的理解。鬼字在其中有多处发现,并且有多种写法。
甲骨文中的鬼字
对于甲骨文中的鬼字现在有多种解释,一、认为“鬼”字的上部构件表示的是死人的头骨,人死之后,肉身化为枯骨,其中,人头骨最为明显,故以头骨位于“人”之上表示人死为鬼。二、“鬼”字的造字本义为祭祀仪式上,巫师戴着恐怖面具所扮演的幽灵或魔怪。三、认为“鬼”字的上部为田土,人死埋葬于田土之下。
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人死后就会成为鬼,而鬼的诞生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演变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灵魂不灭,在古人看来,人的灵魂和鬼联系在一起,鬼即灵魂脱离肉体的延续。
二、鬼的诞生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晚期,距今4万年前,结束于约1.5万年前至1万年前,在克罗地亚的维斯特尼采(Vindija)洞穴以及法国的拉沙佩勒-费斯(La Chapelle-aux-Saints)等地,发掘出了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的遗骸,它们的位置、姿态及周围环境似乎暗示了某种仪式性或者有意为之的埋葬行为。在尼安德特人的墓葬遗址中,尸骸均是头朝东脚朝西,与日出日落方向一致,在尸骸周围撒有红色碎石片,并放有石制生产工具。
尼安德特人
另外,在中东地区如卡夫扎洞穴(Qafzeh Cave)和斯虎尔洞穴(Skhul Cave)发现了早期现代人的墓葬,其中包含了被认为是故意安放的遗体,有的还伴有红色赭zhě石和其他物品,这被解释为可能是丧葬仪式的一部分。
距今约1.8万年的山顶洞人,位于我国北京的房山遗址中发现,他们居住的山洞分为上下两室,上室为活人的居住区,位于洞内后部的下室是死者的墓地,他们的尸骸上撒有红褐色的赤铁矿石粒,旁边还放有石器、穿孔的贝壳和狐狸牙等装饰品。
西安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阶段的代表,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6800年至6300年。其中出土的绘有人面鱼纹或鹿纹的精美彩陶盆,是作为葬具使用,特别是用于儿童瓮棺葬。这些彩陶盆通常被认为是瓮棺的盖子,反映了仰韶文化独特的丧葬习俗。在这些盆钵的底部留有小孔,这些小孔可能是为了让死者的灵魂得以自由出入,或者是为了让生者向死者供奉食物和祭品时,灵魂能够接收。
山东大汶口遗址是约6100至46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发现大量与宗教和祭祀相关的文物,如陶制祭坛、祭祀用具和祭品,人们通过祭祀祖先和神灵来祈求健康、丰收和平安,这可能表明人们认为祖先或鬼魂能影响现实,对生者的生活有积极或消极影响。
山东大汶口遗址
同时,在遗址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埋葬方式——二次葬,即将已经埋葬过的尸体再次进行埋葬,二次葬可能是出于对死者灵魂继续存在的信仰,认为尸体需要妥善处理以确保亡者的灵魂得到安宁,或者是为了与祖先灵魂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
可以看到人类从很早的时候就对死亡有了特别的理解,在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社会尚处于狩猎采集阶段,需要从自然中谋取生活资料,也在不断探索与理解自然,观察到生命体的生长、衰亡与自然现象的变化,试图理解和解释生命、死亡、变化及秩序,但是远古人类对生命科学、生理构造了解有限,在面对亲人或同伴的死亡,尤其是在面对自己的死亡时,无法接受与理解生命的彻底消失,并且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拥有了做梦的能力,在梦境中可能会见到已故者的形象,或者经历到难以解释的神秘体验,这些超自然的现象促使他们相信人死后可以以非实体的形式继续“生活”,灵魂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这就是灵魂不灭观念的由来,人们相信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或者灵魂继续存在,因此,陪葬品可能包括死者生前常用的物品,如衣物、工具、餐具等,以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继续使用。
同时,早期人类对于自然灾害、疾病以及其他不能用当时知识解释的现象感到恐惧和无助,认为有超自然力量在起作用,鬼魂成为解释此类现象的一种方式,例如将不好的事情归因于恶灵作祟等。
鬼魂
鬼观念的产生与存在也是社会与封建统治者的需要,鬼观念能够为社会行为提供规范和约束,通过信仰体系中的善恶报应机制,引导人们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社会秩序。尤其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轮回和地狱理论逐渐融入华夏本土的鬼魂观念,再加上古代文化环境并不宽松,稍有不慎,就会触动统治者脆弱的神经,于是借鬼谈人,以鬼讽今,曲折地抨击现实,抒发心中的愤懑与不平,因此关于鬼的故事和形象逐渐丰富起来,它们被赋予了特定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进而成为集体记忆和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三、鬼在华夏大地上的发展史根据现有的古代文献,鬼文化在中国上的发展大致分为5个时期,
1.原始时期至夏朝
在早期的原始社会中,人们对死亡和超自然现象有着朴素的认识,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转化为鬼魂继续存在。最早的鬼观念与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密切相关,人们通过祭祀来安抚亡灵,祈求先祖庇佑。《山海经》等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关于鬼神、精怪的故事,反映了先民们对生死及超自然力量的敬畏。
2.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道家等学派形成和发展,鬼的概念被哲学化、系统化。儒家孔子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强调对鬼神应保持敬畏但不应过度依赖。同时,祭祀祖先成为重要的社会礼仪。道家思想也在此时发展起来,道家主张阴阳轮回,认为生死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鬼魂属于阴性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礼记》等文献中详述了祭祖礼仪和对待鬼神的态度,确立了宗法制下对祖先鬼魂的尊敬与祭祀制度。
3.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鬼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道教逐渐成形并影响广泛,形成了系统的神仙鬼怪体系和一个结构与层次比较模糊的阴间系统。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后,带来了轮回转世和六道轮回的概念,六道众生(包括饿鬼道)的理念,丰富了华夏大地上的鬼文化。在《列仙传》、《搜神记》等志怪小说中有大量描述。
4.魏晋南北朝至唐宋
这一时期鬼故事和鬼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志怪小说大量涌现,如《搜神记》、《聊斋志异》等作品,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鬼魂世界多样性的想象与认识。随着佛、道两教融合,民间信仰中关于鬼魂救赎、善恶报应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各种祭祀仪式和节日活动(如盂兰盆节、中元节)成为人们悼念亡者、寄托哀思的重要方式。十殿阎罗王及十八层地狱这样的详细阴间制度大概形成于唐宋以后,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成熟和普及。
5.明清及近现代
鬼文化继续在民俗传统、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中流传,明清戏曲和说唱艺术中,鬼故事成为常见的题材,如京剧中有许多以鬼魂为角色的剧目。近现代社会虽然科学理性得到普及,但在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中,鬼文化仍然保持着生命力,体现在传统节日习俗、地方信仰以及口头传承的故事传说之中。“鬼”的概念仍深深植根于人们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寄托之中。
四、鬼的特征如果对鬼进行了总结,鬼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
灵魂
1.形象特异
(1)类人动物、半人半兽
在原始时期,鬼的形貌常被想像为一种类人动物或半人半兽的怪物。当早期人类在意识中尚未将自身从动物界分离出来时,人兽不分的原始观念是鬼的形貌凭以想像的心理基础。在原始人看来,最可怕的是伤害人、吞食人,可致人死亡的怪物猛兽,鬼即自然界怪兽虚幻化的产物。
(2)身高体型不一
人有高矮胖瘦,鬼自然也不例外。
(3)狰狞可怖
一般来说,鬼都是可怕的,通常被描绘为面色苍白或青黑、身体消瘦、眼睛突出、头发凌乱、衣着破旧等;有的鬼魂可能还会有缺失肢体、无头、无脚或面容扭曲等恐怖特征,因为外表狰狞凶恶的鬼更叫人胆寒;或者是不得善终者死后变成的,因其死时垂死挣扎、痛苦不堪,故其形貌十分丑恶可怕。
2.没有重量
鬼是人类脱离了肉体所化,所以没有重量。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的一则著名故事《宋定伯捉鬼》,讲述了宋定伯勇敢机智地捉住并最终制服一只鬼的过程,其中鬼几乎没有重量。
3.可随时隐形和显形
鬼飘忽不定,经常可以隐形,也可显形,显形的主要外形有三种,一、狰狞可怖的恶鬼模样;二、生前或死亡时的模样;三、年轻帅气漂亮的男子或女子,以达到诱惑的目的。鬼可隐形和显形的变化特点衍生出无数的传闻与故事。
4.活动出没地点偏僻阴森
鬼往往在夜晚或阴雨天活动,避开阳光和正气之地。其出没地点多为荒郊野外、古墓废墟、阴暗角落、水边林下等被认为是阴气较重的地方。
五、民间影响力巨大的鬼在华夏文化中鬼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实在难以划分,其中有几种鬼十分可怕,在民间影响力较大,下面简单的介绍几种,
鬼魂
厉鬼,指死后的灵魂因为强烈的怨念、仇恨或者不平之事未能化解而转化为一种凶猛且具有超自然力量的鬼怪。往往是因为冤屈、枉死等原因怀有深深的仇恨与报复心,它们会寻找特定的目标(如生前仇人或相关人士)进行报复。相较于普通的鬼魂,厉鬼拥有更强大的能量和影响力,能够操控环境、影响人的精神状态,甚至直接伤害到人的生命。由于其怨气极重,一般常规的祭祀、超度等手段难以使厉鬼得到安息,往往需要高僧大德或具备特殊能力的人士施以特别的法术或借助特殊的器物才能将其安抚或驱散。
吊死鬼,厉鬼的一种,指因上吊自杀或被他人以这种方式杀害而死的人的灵魂,其形象令人恐惧,因其独特的死亡方式,多表现为颈部扭曲、面色青紫,舌头伸出等恐怖景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吊死是一种非常不吉利的行为,因此吊死鬼往往被视为厄运和灾难的预兆,常常带有强烈的怨气和复仇欲望,特别是当其生前是因为遭受不公、冤屈或其他不幸事件而选择自缢时,可能会对生前的仇人或间接导致其死亡的人进行报复。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一般与喜庆、吉祥相关联,但作为鬼怪形象时,红色则可能转变为一种警示、恐惧的符号。红衣鬼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鬼怪,"红衣"这一特征往往象征着强烈的怨念、不祥之兆或悲惨的命运。红衣鬼的故事常常描绘为生前遭受极大冤屈、不幸或感情纠葛而死的人,死后灵魂不得安息,化为身穿红衣的厉鬼,寻求报复或解脱。在一些传统的说法和现代的都市传说中,还有更加恐怖的红衣吊死鬼,因为生前遭遇了极大的冤屈或不幸,以自缢方式结束生命时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子,死后便会化为“红衣吊死鬼”,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出现,继续寻求复仇或者解脱。
冤死鬼,源自人们对生前蒙受不白之冤、死得不明不白者的同情和想象。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冤死鬼通常是因为生前遭遇了极大的冤屈或不公,其内心充满了无法化解的怨恨和复仇情绪,死后灵魂不得安宁,徘徊于人间寻找昭雪的机会。在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以及现代影视作品中,冤死鬼的形象常见且深入人心,它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展现自己的冤情,如托梦、显灵或者操控事件,最终促使真相大白,得到解脱。
除了前面介绍的这些外,还有数不胜数的鬼怪,如水鬼、无头鬼、短命鬼等,这些鬼怪的出现也使得人们恐惧,但在华夏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斗鬼的故事,如前面所说的宋定伯捉鬼的故事,还有古代最有名的捉鬼大神钟馗,以后会做视频介绍这些与鬼相斗的故事。
六、鬼文化对于华夏的影响1.对家族宗法的影响
祖先崇拜
鬼魂观念与祖先观念的紧密结合形成了祖先崇拜的理念,人们相信,人死后其魂魄会成为祖灵继续存在,并对子孙后代产生影响。因此,对祖先的祭祀、敬仰和怀念构成了中国鬼文化的核心部分,通过祭祖活动维系着家族的凝聚力和对传统道德规范的遵循。通过祖灵信仰,家族内的等级秩序得以巩固,如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等原则在祭祀仪式中有严格体现。同时,祖宗祠堂不仅是供奉祖先的地方,也是实施家法、调解纠纷的重要场所,体现了鬼神观念对现实社会秩序的一种调节作用。
2.对统治政权的影响
上古时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体系深受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鬼神意志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于政治行为上。这一时期的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现象、社会秩序乃至国家兴衰都受到超自然力量——鬼神的主宰。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统治者会通过祭祀、占卜等宗教仪式来沟通鬼神,以求得指导或庇佑,确保政治决策顺应天意。比如,在颛顼(zhuān xū)之前的政教合一时代,政治领袖往往也是宗教活动的主持者,他们借助巫觋的力量与鬼神沟通,根据卜筮的结果制定政策,甚至决定战争与和平等重大事务。这种人神共治的现象体现在诸如“绝地天通”的传说中,虽然这一举措象征着对宗教权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集中管理,但依然反映出当时政治行为与鬼神意志之间的紧密联系。
进入阶级社会后,鬼文化对社会政治的影响虽然不再具有直接性、决定性的特点,尤其是到了夏商周等朝代,尽管鬼神崇拜仍居重要地位,但逐渐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分工,政教分离的趋势也有所显现,政治行为更多地开始依赖于礼仪制度和法律规范,但它仍然从思想上、精神上间接地发挥着作用,利用人们对鬼神的敬畏、崇拜心理愚弄百姓,论证其统治的合理性,以维护内部各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
3.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鬼文化中强调的善恶有报、因果循环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行善的意愿,去除了作恶的念头,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它告诫人们要行善积德,避免作恶,否则死后将受到惩罚,这种观念有助于强化民间社会的道德约束力。
4.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大量涉及鬼怪题材的作品,从小说、戏曲剧本、诗词歌赋,到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可以说数不胜数,尤其是谈鬼写鬼的小说,数量很多,其中许多作品往往以鬼喻人,用鬼事来反应现实生活。鬼文化的元素极大地丰富了华夏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死、道德以及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
5.对丧葬的影响
丧葬文化
鬼魂观念的萌芽盛行,也使得丧葬文化开始出现,其中包括丧葬仪式、墓葬习俗、孝道观念、陪葬品,并随着时间发生着变化。
人类从不在意同伴尸体的掩埋,到重视丧葬,人们通过特定的丧葬礼仪和祭祀活动安抚亡灵、引导其顺利进入阴间生活。这种丧葬仪式在华夏广泛存在,这些程序因地域、宗派和个人信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是为了帮助亡者得到超度,同时也为活着的人提供哀伤过程中的精神支持和安慰。
鬼文化的盛行,导致厚葬之风久盛不衰,使得大量财物被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陪葬品,从简单的生活用品、工具等,到后来的金银珠宝、玉器、陶器、青铜器等贵重物品,甚至在先秦时代,尤其是商周时期,贵族阶层流行以奴隶或者妻妾等作为人殉,随着儒家思想的兴起和社会进步,汉代以后人殉制度逐渐废止,转而采用木俑、陶俑替代,比如秦始皇的陪葬品兵马俑。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到了近现代,陪葬品更多地转变为象征性的物品,如金银纸钱、冥币、纸质或木质的生活用品等,旨在让逝者在阴间能够继续享受生前的生活。
除此之外,鬼文化的盛行也深深影响了人们对于墓地选择和修建的重视程度。后人按照风水理论为先人寻找吉穴,不仅关乎逝者的安息,也被认为是庇佑后世子孙繁荣昌盛的关键。
6.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各个地方有着独特的鬼神传说和民间信仰,这些风俗习惯成为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湘西赶尸、东北跳大神等现象,都与当地的鬼神文化紧密相连。
民俗中也诞生了鬼节,主要有三个,清明节,一般在公历4月4日或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人们在这个时候缅怀先人、祭祀祖先,并清扫坟墓以示对亡者的祭祀与怀念。
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或七月半,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部分地区如华南地区会在七月十四日庆祝,在这一天阎王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原来被关押的鬼魂出来放风,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收回地府。中元节源自道教与佛教的习俗,是民间超度亡魂、祭奠祖先的日子,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包括烧纸钱、放河灯等。
中元节
寒衣节,寒衣节有时也被称为“十月一”或者“送寒衣”,在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主要是给亡者送寒衣,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关怀之情,以防他们在阴间受冻。
7.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民俗中还包括许多与鬼有关的生活禁忌,比如避免在夜晚独自出行、忌讳提及死者的姓名以防其魂魄归来骚扰等。符咒、法器、风水布局等方式也是为了抵御邪恶鬼魅侵扰,保护家庭安宁的体现。
总的来说,鬼的诞生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概念,它涉及到宗教、信仰、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鬼文化在华夏大地上生生不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体现了人们对生死、善恶报应等问题的思考,也是社会心理、道德伦理观念的具体反映。随着时代变迁,鬼文化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但其基本的精神内核仍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集体记忆与文化基因之中。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希望你能点一下小小的关注和赞,这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我是秦汉十二杨,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