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提出的文化自信,是中华人们对自身文化脉络和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着独特的理念和思想,是我们民族的魂和根,对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保家爱国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被国家和社会所需要。
而孝文化已经历经几千年,经久不衰,是中华文化中的精神支柱,所体现的观念支撑着中华民族的脊梁,所展示的内涵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华文化独特的智慧也成为大多数中国人行孝的处世规范。
孝文化被称为“百行之先”,特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刻,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要特别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要理清文化脉络,继承其中优秀部分,剔除落后、糟粕的思想。并结合新时代新风貌新变化,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对其内涵加以衍生,延续中华文脉。在如今树立文化自信、建立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发扬孝文化是我们迈向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唐代民间的孝(1)唐代节日中的孝
节日风俗最集中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特征,不仅体现为过节纪念、祭祀怀念,更是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春节是中华传统的文化节日,其文化内涵在唐代发生了变化。唐代春节慢慢从驱邪祈愿的气氛中解放出来,由驱神鬼变为欢愉活动。
而在这一天,为老人长辈贺岁拜年、出嫁的女子要回家探望、祭祀祖先成为必不可少的活动。元旦这一天少男少女就会出门欢度元旦,带美酒串门,相遇会互相问安,祝愿长寿。这一传统至今还保留着、延续着,多被民间传承了下来
白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诗:“弟妹妻擎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这是唐代家族的大聚会,描绘出了一幅和谐家庭的场景。
白居易的《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中:“岁酒先拈辞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指饮酒要以年齿幼长为顺序,从少到老一轮下来,年长者居末尾连饮三杯,寓意“蓝尾”,祝愿长者长寿安康。
清明节,是唐代时期重要的祭祖活动,祭祖是为了纪念先辈,牢记祖辈功绩和教诲,是“孝”的体现方式之一。柳宗元的《与许京兆书》:“田野道路,士女遍满,阜隶俑丐,皆得上父母邱墓。”描写了唐人扫墓祭拜的盛大场面,扫墓祭拜也是唐代官方所倡导的,被编入唐礼之中。
中元节,是古代社会极为重要的节日,古人在这一天往往供奉先祖以祈求福萌后人,被唐朝社会所重视。“中元”指的是夏历的七月十五日这天,此命名源于道教。在佛教中一则目连救母的感人故事,这是一则佛家教徒行孝的故事,证明佛教已经向本土儒家孝文化融合。
据杨炯的《盂兰盆赋》描述:“配天而祀文考,配地而祀高皇,孝之中也。行之四海,加于百姓,孝之终也”。可见,唐代推行盂兰盆节也是为了倡导行孝。
(2)厚葬成风
唐代的厚葬之风贯穿着整个社会,唐太宗就曾准备抑制厚葬风:“以厚葬为奉终,……为害既深,宜为惩革。”从阐述厚葬其危害的话语间,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唐初,社会上就形成厚葬之风,厚葬已成为民间风俗,人们将厚葬视为奉终行孝的表现和体现,将风光安葬视为行孝的方式,不管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皆以厚葬长者以表示孝心。侧面反映整个社会对于行孝的重视,对于孝道的践行程度。
唐睿宗太极元年时期,依然在为抑制社会的厚葬之风而苦恼。“比者,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奢侈日增。”睿总时期依然在为厚葬成风的问题而困扰,说明唐代的厚葬风气之盛。《旧唐书·李光进传》载:“大历中战将李光进“葬母……穷极奢靡,观者如堵。”描绘出这位将军葬母时候的风光。厚葬不仅限于官僚贵族,民间也崇尚厚葬。
《全唐文》李德裕上疏云:“应百姓厚葬……盛设祭奠,兼设音乐等。”证明民间普通人士厚葬风气也十分盛行。对于唐代的厚葬之风长盛不衰,与唐代的政治、文化、经济情况是分不开的。
从政治上看,唐代统治者推行孝治、倡导孝行,引导人们终身行孝。另外厚葬作为古之传统,自然被人们重视。《荀子》:“终始具而孝子之事毕,圣人之道备矣。”想要成为圣一定要注重这些礼仪。
古之文化传统加上官方提倡孝行,民间人士自然相互上行下效,追求厚葬。从经济角度看,唐朝作为古之少见的强盛的帝国,安定繁荣,政局稳定,国家富饶,为人们厚葬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3)修家谱、族谱风气浓厚
唐代社会很重视修家谱。“姓氏之学,最盛于唐。”唐代宗贞观五年到唐玄宗开元二年,80年中就修成三大姓氏录。开元之后官方还继续修了《皇室永泰谱》、《元和姓篡》等。唐代修族谱的风气之所以盛行,一方面是政治需要,由于唐代社会核心就是家族构建,是标准的士族政治,形成了“官之选举,必由薄状”的局面,家谱由此成为维系家族门阀的关键。
另一方面从孝文化的层面来看修家谱的风尚,由血缘关系和族群关系产生的情感认同是家谱族谱产生的根本原因。孝是调节家族内部伦理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古代官本位思想下,“孝”也深层体现在光宗耀祖、发扬门楣。
前者是针对个人我的“孝”而言,后者则是针对“家族”而言,“孝”是具有这样的双重含义。家谱中对于突出、杰出的人物事迹的记载,一方面是为了纪念褒扬他们的功绩和贡献,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后人,希望后人向其学习,发扬门楣,是传承家族精神和继承家族事业的载体,这本质上也是“孝”的特殊体现。
家训、唐诗中的孝道教育在唐代社会,万民皆以行孝为荣,以博孝子之名。在家族教育中,对儿童的教育首先就是“传孝”。家族内往往会传下家训、家法、家风,作为家族内的行为标准和规范。唐代社会中的家庭教育包含一项特殊的教育,即家训家规。这是一个家族经过长久传承的精华凝结,是家族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条。
(1)家训中重视“孝道”
孔子确立了孝在道德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把孝作为百行之首。唐太宗也说:“百行之本,要道惟孝。”唐代的家族教育多以“传孝”为主,“夫名门右族……奢傲以覆坠之。”警示忠孝是维护门第长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太公家教》一书明确规定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家族的孝道教育所传达的是孝道的基本内涵“善事父母”,并且要做到长久坚持,有始有终。
在唐代有一人名为皮日休字袭美,他针对当时关于“愚孝”而写出的一篇“孝训”。“今之愚民,谓已之肉可以愈父母之病,……欲民为不孝也难矣哉!”他的孝训针对“剜肉救母”等行为作出批评,他认为一些歪风盛行,泛滥成恶俗,是因为统治者不加以禁止。若统治者严令禁止这类行为,人们爱惜、保护自己的身体,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来反驳人们的愚孝。
在《王梵志士》中也重视孝道的教育,不同于其他的训诫条律,它以通俗的话语反映孝道的重要。他认为儿女一定要行孝,但要父母的言传身教才能实现。唐代有各类家训和校本通过各类方式去“传孝”,教育孩童。
唐代社会思想开放,相比其他朝代要更为开明,教育比较普及,妇女的教育发达,从家训中可见一斑。唐代发达的女教中除了所讲的日常教导,更重要的还是女子“孝道”。
唐代还有专论女子孝道教育的训诫,如敦煌的家训类蒙书《辩才家教》:“立身须行孝,家务亦殷勤……好妇和六亲。”这段内容集中在女子婚后的日常行为细节,做好“孝名”的好媳妇。此文虽短,但确实施教者——母亲的谆谆教导,再三叮嘱,希望女儿遵守,行为日常符合“孝名”。
(2)唐诗中的“孝”情怀
唐诗是中华文坛上最浓重的一笔。它以开放和包容的气象展示出唐朝文脉的兴盛,唐诗所展示的正是唐代文明和文化风貌,也最能体现出唐代的兴盛。而唐代社会的崇孝风气也很自然地融入进唐诗中,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著名的有孟郊所作的《游子吟》,这首脍炙千古的名句成为如今人人学习过的诗句,描述了作为游子的思亲心切和母爱的伟大,最后点出父母的爱是世间无可比拟、无法报答的恩情,表现出诗人的感恩、愧疚和思念之情。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此情此景刻画出游子将要离别亲人的情景,将作者留恋亲人、不舍父母的心情描述出来,更表达作者不能留守父母身边,不能为父母行孝的悲痛之情。
唐诗中也有表达追思亲人的诗句,“至性教不及……万木皆悲风。”描绘出父母去世后作者的悲痛之情,全诗皆在表达“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诗中描述出作者在墓前的悲痛欲绝,深深表示出作者的孝心。再如:“荒坟秋陌上。……千年至行稀。”同样的场景,描述出一位孝子在墓前跪拜父母的场景,也写出作者在墓前因思念父母而披麻戴孝、泣血守墓的形象,表现出唐代人士对父母教养之恩无可回报的感情,反映出唐代孝风极佳,唐人孝感天地,知孝守孝。
唐代关于表达“孝心”,体现“孝道”的诗有很多,成为弘扬孝道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流传当代,更成为塑造中华孝道的精髓。唐诗中表达出赡养父母、慎终追远、忠孝并重的思想,在当代也具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也具有着对孝文化的推动和传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