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盖泄露、炒作气球,美国媒体在向中国甩锅
杨帆教授
2月3号美国发生了严重的氯乙烯泄漏事件,这是一种非常剧毒的化学品,但美国媒体10天用来报道的篇幅不到20%,80% 围绕中国气球问题。这是在向中国转移矛盾。
这种媒体转移矛盾是很有历史,很娴熟。他们炒作一个什么事还真是挺成功的。我有一点小研究,不多。美国媒体组织程度非常高,全国就四大报业集团,几大媒体集团,数量不多,记者个体自由度挺大,自己采访自己发表,没人审稿。因为组织程度高,主编经常和白宫新闻秘书等有关的部门,经常沟通就可以。给下边指示今天的重点是什么,就不管了。
我们多年以来各地方办的各种东西实在太多了,大小报纸,大小内参,大小智库,电视台加卫视,都有主管部门,按照统一的精神规定,反而是分散状态,依靠行政命令管理。效果不如美国。美国要炒作一个什么事一般的还都能成功,弄出一个事来,老百姓都是反着想,不相信,那就是不成功。美国媒体丑化各种人很多了,原来丑化斯大林,卡斯特罗,丑化格瓦拉,凡是反对美国的人,都长期丑化。
对中国经常报道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儿。我在30年前去美国做国际访问者一个月,每天我买一份本地报纸,每天一小段报道一个事儿,中国一公司有什么背景,后台是谁,说这个公司在美国给民主党捐了款,参加了民主党的感谢捐款者仪式。就这么点事,100个字都到不了,每天都有。后来有人出来作证,打到了司法部,打到白宫,要打官司,司法部出来一个人说,你们两边都别说了,涉及国家机密,结果就再没人说了。在30天内发生了一件事,美国总统任命部长,原来有一个候选人,教育部长是华人,因为这个事炒作,换了别人。
这种手段这些年来,我们也学了不少,去美国的多了,有人就研究美国这一套,说我们也可以学,叫新闻战舆论战。基本的办法,表面上是尊重个人,没有强行灌输,告诉你非常强硬的结论,你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他不用这办法。他很客观的跟你说一件事儿,基本上就是新闻,就告诉你一个消息,好像是挺尊重你的,实际上有选择性。不告诉你假的,但真东西我也没必要全告诉你,我选择一些告诉你,误导你的判断,最后判断是你自己做出的,是在我的误导下你做出的,我没责任。责任还要推到你身上。当然是比较高级一种宣传手法。
我就不以为然。我讲课也不用这一套,就实话实说,保证信息要全面准确,不能选择性的告诉人。我发现中国的那些经济学家也学会这一套,讲西方经济学的时候掩盖很多假设前提。他后边的逻辑和信息全是对的,至少没什么大错,就是假设前提不告诉你,有的是成心不告诉你,有的是认为没必要告诉你,在西方约定俗成的事,没必要跟你说,但在中国情况不一样,他应该说明白,但是他不说。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来假设前提应该弄清楚,我并没有说西方经济学有什么不对的,伪科学假科学,替垄断资产阶级服务,我从来我没说过这样的话,我说它是一门科学,博大精深,问题在于要把假设前提给大家讲清楚。关于经济学的问题以后再说,我今天讲的是媒体的问题。基本意思差不多,选择性告诉你,某些信息,你说他造谣,他也没造谣。但是他告诉你的信息,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媒体集中攻击中国,主要是为了在美国国内制造舆论,迷惑他们的选民,在美国选民非常重要的,需要不断的灌输。既然是上层有了共识要反对中国,媒体会有意识的,长期向你灌输很多事,不断掀起对中国不利的炒作。我们这边,我觉得没必要特别起劲的针锋相对,或者层层加码,没必要过多解释,解释也没用。他成心他就要丑化你,解释半天,中国叫对牛弹琴,越抹越黑。
我这辈子受了很多人的,非常多的谩骂造谣,习以为常了,没必要解释,解释也没人听。只能就是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沉默是金。反正人不是被骂倒的,是自己犯错误把自己打倒的,我们对美国也可以用这种态度。
最后谁输,是输到自己内在矛盾解决不了。
现在基本矛盾已激化,白种人越来越少,已降到60%多了,降到一半以下的时候,社会要分裂,他们捧出特朗普来替他们做主,背后是白人种族主义,反对外来移民的。外来移民的智商,科技文化水平,比本地的居民要高,这矛盾将会长期的继续下去。选举已激化,出了像特朗普这种民粹主义领袖,整天瞎折腾。我们静观其变,他们有意向外在转移矛盾,有时候我们不一定接招。
#俄亥俄氯乙烯泄漏事故外媒失声# #杨帆评论# #鸿儒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