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超话]#【王熙凤误解“慈不掌兵”,终致众叛亲离】不识字的王熙凤和隋末唐初的地方豪杰沈法兴一样,根本没有正确理解“慈不掌兵”的含义。“慈不掌兵”的要素之一是在有必要驱使士兵赴汤蹈火的关键战场上,将帅果断决策,绝不因爱惜士兵个体而优柔寡断、贻误戎机,但不能不分轻重缓急、进行毫无意义的牺牲;
要素之二是“赏罚分明,罚当其过”,轻过轻罚、大过重罚、有理有节、照章办事,对应予严惩的部下绝不网开一面,但对过错轻微的人也不过度惩处,对认真履职、有所贡献的部下要及时肯定、慷慨激励。在这个方面,探春是《红楼梦》中的正面典型。
而凤儿呢,《红楼梦》通篇多见她对奴婢雷嗔电怒,少见她体恤下情。历史上的沈法兴则是崇尚严刑峻法,麾下将士稍有过错,一概斩首。结果二者殊途同归,凤儿是连亲姑妈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都嫌她“对下人未免太些个”,丈夫贾琏的左右恨不得更换女主人。沈法兴变成孤家寡人,兵败自尽。
王熙凤为贾府的存续呕心沥血,最后却一败涂地,还被贾府无情地抛弃,这是旧时代残害女性的悲剧使然,也是她本身眼界格局存在致命缺陷所致。但追根溯源起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才是罪魁祸首。假设王家让王熙凤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她一定是另一个“敏探春”。可惜!(注:配图为清·孙温绘《红楼梦》局部,旅顺博物馆藏。)#唐朝##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