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威尼斯泻湖托尔塞洛岛上的圣玛丽亚-阿松塔圣殿貌不惊人,但以其内部壮观的11世纪马赛克而闻名,可以与它的邻居圣马可大教堂媲美。事实上,圣马可教堂内部最初的11世纪马赛克在1106年的一场大火中基本消失,而阿松塔圣殿的许多原始马赛克仍然存在,使其成为大威尼斯地区现存最早的马赛克作品。
托尔塞洛的历史早于威尼斯的存在。穆拉诺北部的这一小块土地是威尼斯泻湖中第一个有人居住的岛屿。根据10世纪的编年史,托尔塞洛在452年被来自阿尔蒂努姆的难民占据,阿尔蒂努姆是大陆海岸上的一个城镇,他们逃离了被匈人阿提拉摧毁的城市。然而,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证据的支持。首先,在阿提拉和他之后一百年的伦巴第入侵之后,阿尔蒂努姆继续有人居住了几个世纪。另外,在托尔塞洛发现了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的罗马别墅的遗迹。考古学上也没有迹象表明在5世纪中叶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该岛实际上似乎从罗马帝国时代开始就逐渐被殖民。
它位于一条穿过环礁湖通向大海的河道上,这为大陆上的大型帝国港口消亡后繁荣的小型航运提供了便利。这个小岛也被证明是肥沃的土地,葡萄园和果园在罗马后期和拜占庭时代蓬勃发展。从7世纪开始,该岛周围修建了防御性堤坝,以保护它不受洪水的影响,吸引了更多的人和贸易。第一个记录人类在威尼斯泻湖定居的碑文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它记录了639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统治时期,拉文纳执政官艾萨克下令在托尔塞洛建造教堂。它是一个单过道的结构,在9世纪被扩大成一个三过道的教堂,并在11世纪形成了现在的三过道形式,并有马赛克装饰的高拱顶。7世纪教堂的重要部分被保存下来,使大教堂成为威尼斯泻湖中最古老的建筑。
2019年,当研究人员在检查教堂的拱顶时,发现了11世纪初建造高拱顶和马赛克之前的壁画。可以分辨出两个现存的叙事场景,每一面墙上都有一个。考古学家借助两个零碎的铭文中的古文字证据,将壁画的年代定为九世纪中期。第一幅壁画以特别破损的状态保存下来,描绘了四世纪的图尔的圣马丁主教的生活场景(题词为 "San]c[tu]s Martinus")。对面墙上的圣母玛利亚的生活场景('M]ar[ia]')的情况要好一些。以往学者们认为,鉴于不利的气候条件,威尼斯的艺术家们更喜欢用马赛克等媒介制作图像,而非壁画。然而,托尔塞洛的壁画表明,壁画的传统很早就出现在威尼斯人的环礁上。
在8、9世纪,威尼斯泻湖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和商业中心出现,拜占庭和加洛林王朝的代理人在这里争夺影响力。以往对托尔塞洛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它与拜占庭的联系上,因为据说圣玛丽亚-阿松塔是由一位拜占庭的统治者建立的,而且它有11世纪的马赛克,但这些壁画表明,托尔塞洛与法兰克王国腹地的联系也不容小觑。在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时代,圣马丁的斗篷成为权力的重要象征,成为皇家军旗。圣母玛利亚的壁画可能是一幅天使报喜。她左边有一个无法辨认的身影,右边有一个女仆。这一细节在加洛林王朝的图像中很常见,被用来强调玛利亚作为圣母的高贵地位。托尔塞洛的壁画让我们了解加洛林王朝对威尼斯泻湖的影响不仅限于经济和政治领域,而且影响到宗教文化。#微博新知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