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旅行中规避风险』
最近泰国屡传游客失联事件,闹得人心惶惶,有朋友问我咋办?还能去吗?我赶紧来写几句。
旅行从来就有风险,无论哪个国家,哪怕就是在国内,你也无法保证不遇到任何侵害行为,最次还能买到注水海鲜呢,因为害怕出事而不去旅行,对于人生来说,得不偿失。
所以一定要有规避风险的意识,这个意识不仅仅在旅行时应该有,在生活中任意时刻都应该有。
我有个习惯,开车前一定会绕车一圈看一眼,轮胎是否亏气,车底或者车后有没有障碍物。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车胎有胎压监测,有倒车雷达,看这个干嘛呀。我就从车底拽出来过一个捡球的小孩,谁知道他是不是在雷达盲区里。出现这类事件的概率很小很小,但失误一次终生无法弥补。
我国承平日久,大家普遍没有风险防范概念,出门在外出事概率很低,就算有也都不算严重,有点财务损失而已,膈应归膈应,但也没有到不能承受的地步。所以听到失联呀被拐骗失去人身自由甚至失去性命呀,就特别容易引发大范围恐慌,好像出国已经是件危险的事了。
我和一位警察朋友交流过这个担忧,他认真给我解释:犯罪有成本而且通常不低,所以犯罪分子很少特别随意侵害人,小偷小摸随机性比较强,但杀人越货就要认真准备一下了。所以主动防范并不难,一个原则,就是增加犯罪成本。
在旅行中最容易出事的几个关键节点要非常小心,第一是到达,你来到一个陌生国家,取了行李出来麻烦就来了,一帮人围着你问你是不是要换汇呀是不是打车啦,有时候甚至有人抢你行李强拉。所以在到达一个从未去过的国家时,接站是特别需要考虑的细节。
在出发前预定接站通常比较贵,很多国家机场交通发达,出来有大巴地铁,很便宜就能离开机场。如果你第一次来,需要寻找乘坐地点,分辨线路,购买乘坐凭证,小心不要坐过站,如果语言再不通,又或者是夜间,难度就更大,遇到麻烦的可能性也越大。
我的习惯是,到达陌生国家的第一时间迅速到达第一居住地,可以多花一点钱,在确认可以安全交流的环境中再咨询目的地资讯。包括换汇呀购买交通卡电话卡等等,酒店前台通常都能解决。
旅行中第二危险时刻就是被人判断出有钱,这包括你离开高档酒店,出入高级餐厅或者名品专卖店,穿戴考究,手拎名品购物袋,驾驶高档汽车等等。防范手段很简单,就是尽量简朴,旅行中不要那么讲究打扮,普通点没啥,也就是拍照没那么好看。
旅行中的第三危险时刻是有陌生人搭讪,虽然大多是好奇者愿意和你攀谈,但我觉得这一类攀谈并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我想了解当地人生活,我会和咖啡店老板,民宿主人,旅行中遇到的确定身份的各种人交流,而很少和陌生人攀谈。如果愿意,就自己主动,不要等人来找你。主动攀谈者不都是坏人,但坏人一定是主动攀谈者。
旅行中的第四危险时刻就是身处险恶环境,比如深夜,单身,人烟稀少,不安全区域,就是被人看见,觉得不害你一下都对不起自己犯罪分子的身份那种环境。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感觉到危险,那最好尽快离开。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也一定会有防范很好也遇到事的时刻,但你要自己小心,遇到意外的概率很小很小。也不要被危言耸听的自媒体吓到,我国使领馆一直会密切关注所在地舆情,如果确实风险很大,一定会提示国人小心,大家出行前留意一下就好了。
前几天我切菜刚把手切了,不是第一次了,我还是老犯同样的错,没辙,但我也不会停止自己做饭吃,老吃外卖和下馆子,那就不是完整人生了。
#有话当面说##五哥的旅行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