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丨牌坊与残阳,江南世家宅邸不愿提的过往 分散于东阳各处古建的看家本领卢宅都具备了。紫微山的梁间彩绘这里有,马上桥花厅的牛腿这里也有,就连江南鲜见的李宅五明间祠堂,卢宅还是有;而更气人的是不光有,还各项在规模和精细度上都超过前者。这还怎么比?都没算上牌坊群呢。 世人常道江南好,可深究之下无非是些如梦的泡影。在取景和滤镜的加持下就非要说零碎和杂糅是旧时江南盛景尚存,可哪一处还能禁得起细推慢敲呢?所以当卢宅古建在残阳中展开时,其庄严雍容诱得我发怔,这里已不止是古建筑,而成了某种执念的寄托,或许它真的悄悄躲在小县城里度过了一次次的浩劫呢。 并没有。 卢宅今日体验像是某一江南小镇里孤立的巨富之家,但实际从驻车开始就已踏入了卢宅之领。历史上这里曾是肃雍堂、复荆堂、树德堂等院落组成的庞大卢氏聚居地。以卢宅老街为界,以大宗祠为中心,三个宗派形成三足鼎立的村落格局。当下三个的居委会就是原先宗派分割的翻版,其内的居民基本上是原宗支的后裔。 可惜这种延续仅是血脉尚存,作为中心的大祠堂于失智年代被焚为白地后一路荒废至今。幸的是倾覆的厅堂在收殓木构残件后被迁移至肃雍堂以西并重建。 这次迁移属于抢救性质的保护,基于90年代的修复能力和认知,这自然不能和原本的方位排布作比。所以游走在如今"卢宅"能察觉到一些特别的拥挤感,厅堂序列上也有了紊乱。这致使明代院落的大气需直面来自清代繁复木雕风格的冲击。对明清古建不熟悉的游客都会觉得位置稍偏的厅堂反而更华贵一些。 而卢宅的门面牌坊们则完全是新砌的产物了。这里曾经有牌坊26座,但如今只余2处,且都是小体量的门楼。那些在夕照残阳下熠熠生辉的石构件距今也就10几年的光景,还不如我年纪大,工艺与自是不如旧时,纯属图一乐的补救罢了。想起刚下车时扑面而来的古镇模版既视感,卢宅已在景点"现代化"的道路上闷头狂奔许久,在作为典型古村的要件损失殆尽后,他卡在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论单体的规模与细节,在全国范围内的民居建筑中你都找不到第二家;但论及能供给游客的交互乐趣确实还不比完全仿建的横店影视基地。
东阳丨牌坊与残阳,江南世家宅邸不愿提的过往 分散于东阳各处古建的看家本领卢宅都具
德密看社会
2023-04-10 11:03:19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