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简体汉字是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才推出的。但是远在1600年前的罗马古迹

宁含看历史 2023-04-22 19:25:47

众所周知,简体汉字是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才推出的。 但是远在1600年前的罗马古迹,居然发现了他的痕迹。 难不成真跟玄幻故事一样,现代人穿越到一千六百年前的罗马世界去了? 原来简体中文并不是大家知道的,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出现的,而是早在上千年前就已经出现过的文字,就比如大家熟知的草书就是从简体文字中演化而来,只是草书是运用一定规律将文字连笔以求潇洒随心的文字状态。 英国西伯克郡的博克斯福德村因为其与世隔绝,所以经济并不发达,但这也给他们留下了很早之前的一些古宫殿和房屋,但其研究价值并不高,所以考古人员也一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个地方。但随着工业的发展,真正的古宫殿和房屋也变得非常稀少。所以考古员也来到这里进行挖掘工作。 起初并不觉得会挖到什么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但是随着挖掘工作的推进,居然发现了精美的罗马壁画、和使用过的兽骨、铜首等,在这其中最诡异的莫过是那一片刻着简体中文的瓦片,上面赫然写着“吉姆在这里”。 一度令人不可思议,因为这是证明中国在公元1-2世纪的时候就可能跟罗马人有了联系。可以说,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并不相交,距离的远近也并没有阻止他们之间的联系。 丝绸之路的发现也佐证了这一点。 其中罗马人跟中国人的联系非常紧密,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罗马人非常喜欢中国人编织的丝绸,甚至有历史记载,罗马人贵族因为穿着中国的丝绸而反映自己身份高贵。 这种对丝绸的狂热,再加之丝绸之路的开辟,让许多罗马人和中国人有了许多的交流,在汉朝时期,两个国家还会互相敬献礼品,以彰显两国交好。甚至当时的中国人在罗马,跟罗马本地人有着相同的权利。 所以从这些事件中不难猜测出这个瓦片大概是在汉朝,三国,两晋因为这三个时期中国跟罗马之中的联系最紧密。且最早简体字也是在诞生于汉朝,而瓦片的的作者应该也是汉朝和两晋时期。 根据瓦片的文字也可以大胆猜测一下,应该是作者本人罗马名字,而吉姆在这里不难猜出。作者应该是想要表达他在异乡对家乡的思念。也让自己时刻铭记自己的家乡。 这片瓦片对于英国的考古价值并不大,也因为我国跟英国的国际的关系英国并不想要把瓦片公布,他并不想承认他们跟中国很早之前就已经建交了。因为其中罗马壁画的出土也证实了英国地区在很早之前是罗马人的统治。 小小一片瓦片,它承载着古老时候远在他乡的中国人对自己故土的思乡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在当时中国的强盛,这是属于中国人独有的情怀。

0 阅读:6
宁含看历史

宁含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