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上过战场,甚至枪都打不准,为何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 谭政将军并非没有武器,他以笔为戈,在政治战略道路上披荆斩棘,为党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虽是文职,但将军之位,他实至名归。 谭政原名谭世民,出生于1906年,书香世家,祖父是一名秀才,他从小跟着教书匠父亲学古论今。 长大后的他阅读了《新青年》等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书籍,觉得人生不该只有这一方天地,于是他一直想去书中的世界看看。 成年后的他,接替父亲成为村里的一名小学老师,原本平静的日子却被炮火声打破。 四方分裂,国将不国,他放弃了教书育人的工作,转身投入了浩浩荡荡的救国道路,并改名为谭政。 1927年他参加了毛主席组织的秋收起义,开启了他“以笔为戈”的人生序章。 1928年,谭政作为共产主义宣传队的主力军,在江西开展群众运动,又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两人多日不见,便开始促膝长谈,得知谭政的宣传力度很强大,文笔优越,毛主席正式提拔谭政为自己的秘书。 谭政也成为了毛主席的第一任秘书。 多少日夜里,奋笔疾书的他,为毛主席处理各种文件报告,工作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短短一年内,他就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办公方式与革命见解。 1929年,他离开了毛主席,来到红四军担任党委秘书,他谨记毛主席的教诲,要大力发展军民的政治工作,提升共产主义在群众里的地位,民心所向,才能所向披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依然用笔尖挥舞出锋利的剑气,大量发表抵制日寇侵华的文章,不仅鼓舞了民心,还为后来成立战后根据地,起了很大作用。 军人的文化思想影响着整个军队,谭政把自己的思想,化成文字暖流,流淌在每个人中国人心中,也是柄利剑,直插入敌人心脏。 抗战结束后,他主打政治思想工作,提出一系列提升军心的策略方针,在军队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全面提升军队的文化水平,大大增加了军队的战略力量。 新中国成立之时,他站在主席身边,作为主席的“左膀右臂”他被封为将军,实至名归! 解放后,他又提出各种以民为主的思想策略,土地改革,提高民心,军民一家亲,他在战后,对于党政治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虽然谭政将军一直从事文职工作,但是他的作品和思想,是战场上每个战士心中的指路明灯。特殊时期,他依然不忘写信教育女儿,一生都要为党和人民做贡献。 1988年,谭政将军病逝在北京,纵观一生,虽没有戎装加身,但他的军功赫赫,不输他人。 双击点关注,下期内容更精彩!
他没有上过战场,甚至枪都打不准,为何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 谭政将军并非没有武器,
宁含看历史
2023-04-24 01:26:00
1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