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守主义的九大误解】
➊ 保守主义是一种经验主义。
保守主义智慧的来源有两个维度:世俗的经验和信仰的超验。每个国家都有自由的经验积累,但如果只依靠经验,没有信仰的道德维系、方向指引,那么,自由的经验将永远无法积累成自由体制。
➋ 不信教没有资格谈保守主义。
事实上,保守主义不等于宗教。保守主义离不开信仰,但反对将信仰工具化。教徒未必是保守主义者,受洗也不是保守主义的门票。衡量保守主义者的基本准绳,在于他是否承认超验的、恒久的道德秩序——也就是冥冥之中有一种掌管着世界秩序、规范着人的良知的存在。
➌ 保守主义反对进步,缺乏远见。
保守主义并非敌视进步,而是反对翻天覆地的激烈变革,摧毁掉人类千万年来所积累的智慧。如果仅仅凭着某些人的理性设计去生活,人类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因此在面对新奇的观念和事物时,充满担忧的几乎总是保守主义者。他们相比放出陌生的恶魔,更愿意直面熟悉的坏人。
➍ 保守主义敌视变革,维护既得利益。
社会变革就像新陈代谢,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决定的;保守主义反对的是那种肆意截肢、纵火、砸烂旧世界的乌托邦革命。因此,保守主义要维护的不是任何特定的利益,而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模式,这种秩序不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文明得以发展成长的必要条件。
➎ 保守主义敌视平等,为富人张目。
保守主义强调私有产权和有序竞争,因此被指责为漠视(穷人的)生命权、偏袒富人。但保守主义认为每个人生而具有各种不平等的属性——比如人有文化、禀赋之分,出身、分工的差异,人类永远无法、也不可能抹平,真正的平等只可能是自然权利上的平等。狭隘虚幻的平等,强行抹去这些自然差异,反而沦为以平等之名,行平均之实,结果只能是平等的一无所有。
➏ 保守主义者强调权威,与自由不兼容。
每个社会都需要保守自由与权威,但两者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体:没有权威的自由就是放纵,没有自由的权威就是专制。保守主义认为,权威应该、并且可以使自由变得更牢固——自由的实现从来不是靠统治者的善心,而是“用野心对抗野心”。
➐ 保守主义者都是顽固派。
保守主义的“保守”,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保守的对象是人的自由权利(liberty)。世上只有一种保守主义,其使命是创发自由、保守自由、扩展自由。一个不以自由为目标的人,无论多么珍视传统、维护旧秩序,都不是保守主义者,而是激进的复古派。
➑ 保守主义缺乏固定的体系,不够科学。
但衡量思想和政治制度的正确尺度不应该是科学,而是正义、自由、合乎人性。因为人性本身就不是科学的,以科学统领一切,势必产生改造人性、抹杀生命的罪恶。
➒ 保守主义不适应中国国情。
保守主义坚信,人性复杂,人性亘古不变,任何阶级、种族、信仰,乃至时代的差异,都无法掩盖人性普遍的逻辑。现代人的智力和道德,并不比《诗经》的时代更高级;西方人热爱自由。中国人同样渴望稳固的财产权、公正的司法和自由的表达。保守主义要保守的,是全人类自由的大传统。
#先知书店独家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