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感专家烟雨懿蝶
民间自古以来一直流传着“棍棒之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
进而衍生出“棍棒出孝子,娇惯养逆儿”,“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等观念。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让我们来追溯一下“棍棒出孝子”这一典故的源头。据《孔子家语》记载,曾参,孔子的学生,曾有一次随父亲曾点到田间劳作。
在除草的过程中,曾参不慎将一株粮食幼苗误当作杂草锄去。
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粮食的收成对于家庭的生计至关重要,因此这一失误让曾点十分愤怒,便用棍子责罚曾参。
为了体现自己的孝心,曾参并未躲避,而是跪在原地接受父亲的责打。
然而,曾点出手颇重,几棍子下去竟将曾参打昏在地。
曾参醒来后,他并未因此怨恨父亲,反而退到一旁,开始弹琴唱歌,以此向父亲表达自己没有怨恨之意。
然而,孔子了解曾点的性格,知道他脾气火爆,教育子女时往往过于严苛。
于是,孔子对曾参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你应当在父亲小打时忍受,但大打时应当躲避。你让你父亲在盛怒之下打你,万一伤重甚至致命,不仅他会承受一生的愧疚,还会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被人唾弃。你这样做,怎么能算是尽孝呢?”
听到孔子的教诲,曾参恍然大悟,感叹自己之前的行为确实是大错特错,说道:“参罪大矣!”
自此之后,他明白了再尽孝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保护父亲的名誉和尊严,保护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愚孝。
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是逆子?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探讨一下,棍棒下,孩子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一、一直活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里讲段一位读者的亲身体验。(以第一人称叙述)
回忆小学时的一次经历,我头天晚上因犯错而遭受了母亲的暴揍,屁股的疼痛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晨。
当我挪着步子去上学时,还不得不努力向小伙伴们展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那种内心的别扭与挣扎实在难以言表。
每当我被暴揍,痛哭流涕时,我总是强忍着心中的委屈,站在墙角,内心充满了不解和委屈。
我常常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明明只是孩子们都会犯的小错误,为何要被如此严厉地惩罚,仿佛犯了滔天大罪一般?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长大后的我却变得非常孝顺,会竭尽全力让家人开心。
但或许这并不是真正的孝顺,而是我长期生活在一种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心理状态下,对家庭bao力的一种无奈适应和妥协。
所谓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这是一种被害者在被劫持或受到持续伤害后,对加害者产生情感依赖,甚至协助加害者的心理现象。
虽然棍棒教育现象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完全相同,但其中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孩子在长期受到父母的体罚后,可能会产生一种对父母的依赖和认同,认为他们无法离开父母,只能在他们的控制下生活。
这种情感会导致孩子在长大后对父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孝顺。
二、孩子会自我归因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当他们面对父母的严厉管教时,他们可能会因为无法解释和理解这种行为,而错误地将责任归咎于自己。
他们可能会认为,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才导致父母这样的反应。再加上社会的传统观念,孩子会进一步加深对这种错误认知的接受。
三、孩子会形成讨好型人格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可能会发展出低自我价值感,他们难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总是试图通过讨好他人来获得认同。
他们的是非观念会变得模糊,甚至为了让他人高兴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棍棒下,孩子只是短暂的顺从,但它的副作用巨大。2002年,心理学家格尔沙霍夫(Gershoff,2002)在综合分析了大量关于体罚的研究后指出,尽管体罚可能在短期内让孩子表现出顺从的行为,但其带来的副作用却是深远且消极的。
除了显而易见的身体伤害外,童年时期的体罚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它可能阻碍孩子道德感的正常形成,使他们更倾向于遵循原始的“丛林法则”。
特别是当体罚的方式过于粗bao时,不仅会加剧亲子关系的紧张,还可能导致孩子模仿攻击性行为,即用bao力来解决问题。
长远来看,这些受到体罚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容易面临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和酒精依赖等。
更为严重的是,他们也更有可能在日后成为虐 待配偶或自己孩子的延续者。
烟雨寄语在棍棒教育的阴影下,孩子们往往并不会成为我们期待的孝子,反而更可能形成冷漠、麻木的性格,失去对爱的感知和表达。
他们可能会变得自卑,不擅长与人相处,表面上看似正常,但内心却充满了彷徨、迷茫、痛苦和缺乏安全感。
即使这些孩子在长大后表现出孝顺的行为,那也可能是在一种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心理状态下,出于恐惧或依赖而做出的反应,而非真正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