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四)皇帝丧事中讲的是皇帝梓宫行启奠礼后,出东华门,移出皇宫,到景山观德殿暂安。
今天讲讲嘉庆二十五年九月初十日辰时,嘉庆帝梓宫从紫禁城奉移观德殿一事中发生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按照惯例,恭理丧仪王大臣将整个奉移过程的仪注提前上奏道光帝。在仪注中说:皇帝步行恭送梓宫出东华门,在门外跪送后,皇帝马上乘舆入东华门,从神武门出,预往景山观德殿恭候梓宫。道光帝认为这样做不妥。当年康熙帝梓宫奉移,雍正帝步送到寿皇殿。乾隆帝梓宫奉移,嘉庆帝步送到观德殿。先祖为我做出了表率。况且皇宫距观德殿不远,我今年还不到40岁,身体很好,皇考对我的深恩昊天罔极,终生难报。我如果不步行亲送到观德殿,心中难安。所以将仪注改为皇帝步送到观德殿了。
第二件事: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第三次盛京祭祖回来以后,发布长谕,告诫后世子孙一定坚持盛京祭祖,不能怕远畏劳。将来如果有人劝阻皇帝不宜远出祭祖,“此即我朝之乱臣贼子,当律以悖命之罪,诛之毋赦!”
12年后,到了嘉庆二十二年五月底,嘉庆帝准备在下一年再一次展谒盛京三陵。松筠是乾嘉年间的名臣能臣,忠正不阿,敢言。当时松筠身任武英殿大学士,他以天气大旱,少为百姓增负担为由,劝阻皇帝勿往盛京。嘉庆帝立时想起了皇父的谕旨,非常气恼,下令革去了松筠的大学士、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都统等所有职务及各项差使,以二品顶带补授察哈尔八旗都统 。后来因某事又将松筠降为本旗骁骑校 。
嘉庆二十五年九月初十日,嘉庆帝的梓宫奉移观德殿,道光帝步行哭泣恭送。百官皆白袍俯伏道的左旁哭送。这时道光帝忽然走到路边,扶一跪伏者之手,大哭失声。跪伏者亦抢地大哭。在场的大臣官员都被眼前的这一情景惊呆了。原来这位道边跪伏者就是不到三个月前被降为骁骑校的朝廷重臣、武英殿大学士松筠。道光帝对松筠是很了解的。结果第二天,松筠就被起用,授为都察院左副都御使 。不到一个月,于十月初五日,又晋升松筠为都察院左都御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