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科举制度自诞生之后,就成了古代朝廷选拔人才官员最主要的方式。
科举制度在等级森严年代,是一种唯才是举的考试制度,相对比较公平,因此成了天下读书人最重要的上进通道。
有无数人底层寒门子弟,通过读书科举,成功走上历史舞台,彻底改变自身和家族的命运。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
当然,科举是好事,但并不代表这事好做。各种生活教训告诉我们,要想改变命运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那些读书人是一日成名天下知,可背后却有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难苦恨,不为人知。
整个科举的流程拉的很长,分了好几个阶段,家世清白的读书人先要通过县试、府试、院试取得秀才身份后,才有资格参加后面的正式考试。
正式科举考试又分秋闱乡试,春闱会试,天子殿试三个阶段,只有通过了最后的殿试才算是进士。
范进中举知道吧!一直考一直败,考二三十年,败二三十年,考到家里无米下锅,才在一大把年纪中了举人。
这只是个缩影,有很多读书人考到死,甚至都没达到范进的高度。
殿试后皇帝通过各进士的表现,通常会将他们划分为一二三甲。
一甲三名称“进士及第”,二甲和三甲若干人,被称“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其中一甲自然指的是前三名进士了,也就是我们后世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当然了,并不是一有科举考试就将第一名叫做状元,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
尤其是“探花“,专指第三人是在北宋末年之后才逐渐约定俗成,在此之前”探花“与科举考生等级和成绩无关,而是和真正的花有关。
科举制度在唐朝时逐渐完善,成为了每年举行的“常科”。
每年先是在各地方上举行“秋试”(秋闱),来年春天在京师长安举行“春试”,因当时在尚书省举行,所以简称“省试”。
“省试”放榜的时候通常是在二月,正是京城长安杏花等盛开的季节,所以孟郊才会在《登科后》一诗中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千古名句。
此次考试录取的进士谓之及第、登科、登第、擢第等,除了第一名称为状元、状头之外,并无其他称号之分。
这是值得庆贺的时刻,因此公私各方都会举行一些活动来表示对新科进士的祝贺。
慈恩寺游玩提名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各种各样的宴会,尤其是朝廷举办的进士宴、杏园宴、曲江宴等盛会更是欢快隆重。
这些宴会中自然会举办各种游戏,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就是“探花”。
春天里了,很多花也开了,春风得意的新科进士们,便会从同榜进士中挑选一两位,去长安各大名园和花园,采摘那些最新鲜最好看的花朵,回来供大家欣赏。
既然是去采花探花,所以也叫探花使、探花郎。
这两人可不能随便选,就算是状元也不一定能够选上,因为那可是要凭长相的,只有又年轻长得又帅的人,才能成为”探花郎“。
唐朝的“探花郎”,那肯定是新科进士中颜值最高、年纪最小的人。
他们骑着马在长安城遍寻名花,狠狠的刷了一波存在感,那名气可比状元还要高,免不了成为了万千少女的梦。
因此一旦成为”探花郎“,就成了各豪门官宦之家眼中的香饽饽,这对后面的仕途和婚姻皆是有利的臂助,可比高居榜首的状元郎还要风光兴奋。
不过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唐朝,在之后便没有了这种“探花”的活动了。
后来随着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探花”就逐渐开始和考试名次挂钩了。
当时科举放榜时,第一名状元的名字写在最中间单独列一排,第二、三名紧随其后在第二排。
二三名在皇榜上给人看上去的效果,就好像是皇榜的两只眼睛,因此就叫榜眼了。
当宋朝“探花”专指第三名后,第二名就叫榜眼了,在这之前第二第三名其实都叫榜眼。
没了探花活动,加上探花开始和登第成绩挂钩,探花就已经没有唐朝那种光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