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雕玉冠状器
良渚文化
通高5.27、上宽5.4、中宽10.34、下宽6.3、最厚0.4厘米
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M16出土
藏
冠状器1件(M16:4)。位于墓主头部略斜上方,榫部朝下,下压M16:22三叉形器。南瓜黄,夹粉白色斑块和浅灰色筋状条斑。一侧折断,受沁蚀。整器呈宝盖头结构,或如同良诺文化晚期所谓的台阶形玉片的结构。透雕与线刻结合方式表示神人兽面纹,两面均雕刻有神人兽面纹。其中中部为兽面纹,透雕重圈眼,椭圆形样的蒜头鼻,宽嘴獠牙,下肢作蹲踞样。兽面纹之两侧为神人纹饰,神人纹饰为兽面纹一分为二,互相的连接部位为兽面纹的眼角和神人的羽冠。神人头戴羽冠,倒梯形脸,脸内刻划眼、鼻、嘴,眼梁还有半椭圆形双线刻划,脸下角刻划小尖喙,可能因为空间的关系,神人的眼部呈歪斜样。神人仅有部分上肢体以及胸腹部位的刻划。整体部位的上方即冠状器宝盖头结构的凸起部位有以椭圆形蒜头样图案为主体的构图。
原图参考老师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