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陵是仿定陵规制建的,最初的设计方案上设有石像生。后来为了节省建陵经费,裁撤了石像生,神路不与孝陵相接。仅取消神路相接一项就可节省经费20多万两白银,加上裁石像生,节省的银子就更多了。
惠陵神路只通到牌楼门以南的海墁边上。在未撤石像生时,一对望柱原来设在石像生之南,距五孔桥近。在裁撤了石像生之后,就把一对望柱往北移,先后移了五次才决定在现在这个位置。
望柱下的石栏杆是仿照天安门华表的石栏杆,由恭亲王提议加的。在建不建石像生、撤不撤与孝陵相接的神路一事上,以醇亲王为首的承修大臣和朝廷的一些大臣曾有过激烈的争论。最后由于两宫皇太后颁发了撤石像生、不与孝陵相接的懿旨,争论才结束。
原来计划建石像生的地段不再修砖石神路,直到五孔孔桥都是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