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南山地捡屎6年,我们意外拿到了一个世界第一】说到粪便,对于研究野生动物的人来说,那是挚爱!因为它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信息。
一方面它含有捕食者自身的DNA,可以通过它来研究捕食者物种的遗传学;它还含有很多食物的DNA,可以以此来分析食性。另外,它还包含一些肠道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的DNA,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这些动物的生理和健康状况。可以说科研全靠它……
通过粪便DNA来解析动物的食性的基本步骤大概有这么几步:1、首先在野外采集样品,也就是去捡屎;2、把粪便拿回到实验室进行DNA的提取,再进行分析;3、把它序列进行测序和后续的序列分析。
前后经过了6年多的野外的样品采集,姚蒙和她的团队共采集到1700多份的动物粪便,并对这粪便逐一进行了DNA分析和数据筛选,最后获得900多份粪便的高质量分子食性的数据。这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多种食肉动物的分子食性数据集。
内容来源于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姚蒙在#格致论道# 讲坛上的演讲。#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