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年前的今天即康熙四十年(1701年)八月初八日,康熙帝的皇十八子允祄(xie 四声,音谢)出生,生母是顺懿密妃。
康熙帝为了加强对皇子的培养和锻炼,无论是行军、围猎,还是巡视各地,都命许多皇子随驾同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帝到塞外巡视,有七个皇子,包括年仅8岁的允祄也随驾出行。刚虚岁 8 岁的允祄也要骑着马,背着弓箭随行。八月,在永安拜昂阿的地方允祄得了重病,不得不住下来就地治疗,康熙帝继续巡视。八月十九日,允祄的病情加重,康熙帝立即赶回来看望允祄。在爱子的身边守护了十几天,见允祄已病入膏肓,九月初二日对扈从的众大臣们说:
自十八阿哥患病以来,昼夜治疗,今又变症,谅已无济。上则恐贻高年皇
太后之忧,下则天下臣民咸赖予一人,区区稚子,有何关系,朕乃割爱,即此就
道,至二十里驻跸 。
康熙帝刚走2天,允祄就于九月初四日离开了人世。这年十月,将他葬入了景陵妃园寝内,死后无祭。清初,凡早殇的皇子,只备小式朱棺,掩埋后,地面不堆坟头。
康熙帝有15个早殇皇子,只有皇十八子允祄葬在了景陵妃园寝,14个皇子都没葬在妃园寝内。至今不是为什么。
为什么单单把皇十八子葬在妃园寝内,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见到文字记载。
在我们这里的民间,未成年的孩子死了,不能葬入自家的坟地(祖坟)。康熙帝的那14个早殇皇子以及其他皇帝的早殇皇子当时都未葬入陵园之内。比如东陵风水墙外的端悯固伦公主园寝葬了道光帝的早殇的 2 个皇女和 2 个皇子。 可是皇十八子允祄却葬入了景陵妃园寝,葬入了皇陵陵园之内,明显与传统做法相违背。作为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康熙皇帝不会不知道中国的这个传统做法和理念,但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我认为一是反映了康熙帝敢于打破陈规戒律的精神。二是 是否可以表明康熙帝对皇十八子允祄有特殊的感情,对他给予了特殊优待呢?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