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与疾病——“风”
“寒露”节气的到来,预示天气逐渐转凉,而且明显有出现秋霜之意,也是二十四节气最先提到“寒”字的节气。在北方,这一节气预示着秋天既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这时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所以北方许多人在此时登高观红叶,行风赏菊花,为这个节气的雅事。季节之交我们要防季节病,秋天的特点是多风少雨、气候干燥,此时要防皮肤病、胃肠病、过敏性疾病。那有人要问了,这些病一年四季都有,为什么秋天还要讲呢?中医认为许多疾病与季节有关,比如皮肤病夏天发病与湿关系密切,到了秋天就与燥更为密切了。
门诊中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每年秋天都会患皮肤病,夏天她爱起湿疹,到了秋天手足干裂,有时候都会流血,皲裂部位以手掌、足跟、足跖外侧等角质层增厚或经常摩擦的部位为主,临床表现为沿皮纹发展的深浅、长短不一的裂隙,皮损可从无任何感觉到轻度刺痛或中度触痛,乏力、腹胀、口中粘、大便粘腻不爽,舌苔黄厚,脉弦滑。辨证:脾虚肺热、湿热蕴结,治则:健脾润肺、清热利湿。炒白术、党参、沙参、玉竹、泽泻、百合、黄连、苍术、山药等。
手足皲裂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手足部皮肤干燥和裂纹,伴有疼痛,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本病既是一些皮肤病的伴随症状,也是一种独立的皮肤病。手足皲裂好发于秋冬季节,《黄帝内经四时刺逆从论》“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这是黄帝内经对季节致病部位的论述。中医认为皮肤病外因是天气寒冷、干燥季节高发,内因脾虚肺热引起。在寒露之时天气渐冷、气候干燥,所以皮肤病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