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取笑俞敏洪:"没有董宇辉不行吧,你跟小孙九个小时创造了"300万"的销售额。

皮波娱乐 2023-10-16 23:06:27

记者取笑俞敏洪:"没有董宇辉不行吧,你跟小孙九个小时创造了"300万"的销售额。"俞敏洪自嘲地笑笑:"我这是混成项羽了!…… 记者狂点头!…… 一个国庆节,在家休息的董宇辉上了三次热搜,东方甄选却惨了,抖音带货榜前十都没进去。 作为旁观者,我非常理解俞敏洪的做法,他是一个三起三落的人物,绝不可能把公司的命运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只有培养出更多的"董宇辉",他才有掌舵人的安全感。 可惜,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现实,东方甄选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个偶然,那就是团队里面出现了一个现象级人物董宇辉,当然俞老师的名望也非常重要,但他只是"孵化器。" 就像当年的项羽,他出身豪门,年少有为,一呼百应,陈平、韩信等纷纷投奔他!把刘邦打的七零八落,天下唾手可得! 这时,陈平暗示他:"大哥,咱们不会打赢了天下却没钱花吧!" 项羽笑呵呵地说:"咱们公司的前景是很好的,打下天下是咱们的梦想,不要整天计较一点小钱,太俗了。" 可他自己在创业的过程中,封自己为西楚霸王,把咸阳宫的财宝、美人都带回到彭城,捞钱,迎娶白富美,他一个都没放过,对立功的员工,他又舍不得封赏,把印信放在手中,边角都快磨平了也舍不得给人家,只有口头鼓励:"表现不错,好好干。" 于是,韩信辞职,陈平跳槽,英布背叛,彭越观望,就连亲信吕马童也跳槽了,最后还在垓下亲手分割项羽的尸体。 刘邦就很务实,不说理想只谈钱。员工只要立下功勋,不论大小,都能得到与之相应的回报:金钱、升职、股份……只有做不到,没有得不到。 比如曹参,"以中涓从……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将军用3万骑兵击败,刘邦仓皇逃走后和张良说:不要了,全部用来赏赐功臣。" 好大方,用半壁江山来做期权池。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大功臣封王,次一等的143人全部封侯。 有人说他刘邦的成功是因为运气好、会耍诈,其实只有刘邦自己知道: 所谓的好运气,不过就是他出生在最底层,见识过无数人的酸甜苦辣,所以懂得一个道理:坏老板让大家都服务于自己的理想,好老板只谈钱,你努力工作,我包你富贵! 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刘邦与项羽的选择还在继续,客观地说,没有俞敏洪就没有现在的董宇辉,没有董宇辉也就没有后来的俞敏洪。 最终结果究竟是东方"甄选",还是东方"多选"? 唯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

0 阅读:19
皮波娱乐

皮波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