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生生医学每日一临证名言:
【#典籍里的中医#】
35、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中医式生活#】
【#向国医经典致敬#】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是秋燥初、中、末期的治疗大法。
所谓上燥治气是指秋燥初起,燥热之邪首犯上焦肺,治宜辛凉甘润,清肺润燥,方如清燥救肺汤。中燥增液是指秋燥中期,燥热之邪损伤胃肠津液,治宜甘寒濡润之品,方如增液汤。下燥治血是指秋燥后期,燥热之邪多损伤下焦肝肾之阴,治宜甘寒、咸寒之品滋补肝肾之阴,方如三甲复脉汤。
根据上、中、下三焦的主要病理变化提出的治疗大法。②温燥初期,病在上焦肺,治宜清宣肺燥。③温燥中期,病在中焦胃,治宜甘寒滋液。④温燥末期,深入下焦肝肾,治宜滋养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