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立冬以后饮食要这样调理】今天立冬,标志着正式进入冬季。冬季是万物生机潜藏的季节。秋去冬来,气温骤降,我们沈阳前天下了一场暴雪,气温直降的零下10多,明天最低气温将达到零下13℃,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渐弱,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高,尤其是老年人更应重视饮食调理。
1.老年人在冬季要重视温补,中医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因此,老年人要重视饮食调理,在冬季的日常膳食中要温补肾阳,多食禽蛋、鱼类、豆类、畜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二是多食羊肉、生姜、花椒等温热性食物;三是多饮热汤,以去寒暖胃,增进食欲。
2.冬季宜多食果仁类食物,如核桃、芝麻、松子、花生、杏仁、莲子等,这些食物均有健脾胃、润肺、利肠道、补脑的作用,对老年人非常有益。此外,这些食物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消除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物,预防动脉硬化、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常食还能抗氧化,改善皮肤上的老年斑,防衰抗老。
3.控制平衡饮食,避免发胖。肥胖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而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更应注意膳食平衡,预防肥胖,控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晚餐应严格控制进食量。为了避免脂肪堆积,建议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主食尽可能杂一些,适量增加粗粮,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4.多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食物,如鳝鱼、泥鳅、乌鸡、木耳等。冬季寒冷,人体的血管遇寒容易收缩,容易引起高血压,导致动脉硬化、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因此还可选择具有舒通血管作用的药材,如三七、川芎、当归、丹参等。
根据冬季的气候特点,老年人应以温补助阳为主,提高耐寒能力。建议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但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进补要适当,以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为主。适当饮水,多摄入五谷杂粮、水果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