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教育是父母的“双标”行为
映寒看育儿
2023-11-14 10:50:30
父母的“双标”行为表现在什么地方:
[种草R]一、把自己的行为和孩子的行为区分对待
如:禁止孩子看手机,自己却每天刷视频;
要求孩子规律作息,自己却天天熬夜;
逼着孩子学习,自己却从来没有碰过书。
其实并非孩子不思进取,懒惰颓废,而是他没有好的“参照物”。
[种草R]二、总拿孩子比较,却讨厌孩子攀比
[种草R]三、唱“黑白脸式”教育
如:“孩子学习累了,爸爸心疼让孩子休息一下,妈妈却让孩子继续写。”
“爸爸想让孩子踢足球,妈妈坚决反对!”
中国教育里有唱红白脸一说,一方严格,一方宽容。本质是父母在教育上给了孩子两种标准。孩子到底该听谁的?
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出现趋利避害的行为。长大后就会形成“双面人”,只会选择听对自己有利的话。
[种草R]四:对内外双标
如:妈妈在外面夸奖孩子:“我家孩子成绩不错,在班里前几名,老师还选他当班长呢”
一回家妈妈收起了笑容说:“还不去写作业,你看那XX。这次考试又是第一。”
很多父母为了面子习惯了在外面对孩子进行表扬夸奖,回到家就是批评否定。当着孩子的面一套,背着孩子又是一套。这种表里不一的两面派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其实孩子的毛病都是父母问题的投射,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来越难管,其实是你的双标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力降低了。父母需要如何做?
[种草R]1、给孩子营造“好”的家庭环境
有句老话:“你把孩子丢在垃圾堆一样的环境里,就别指望孩子能成才。”很有道理!
如果家里没有电视机的嘈杂声、没有打麻将的嬉笑声、没有父母之间的吵闹声。大家都安安静静各干其实。孩子在这种健康的氛围里更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提升自己。
[种草R]2、教育孩子前先管好自己
成功的教育是一视同仁,希望孩子什么样,父母先做到什么样。
父母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给孩子的典范,孩子自然会成为他们所看见的人。
[种草R]3、 和孩子“同频交流”
同频交流意味着“我们在要求孩子时,就要接受孩子对我们的意见”,这种对等的交流方式,才能“赢得”孩子。去感受孩子的期待、委屈和痛苦,在理解的基础上和孩子沟通。
[种草R]4、父母教育讲求一致性
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夫妻必须同心,统一观点后再向孩子输出。才能少冲突,有效果。即使是观点不一致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论。这样会丧失父母的权威!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