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因为在宋朝以前

阿蛋不下蛋 2023-11-18 14:49:56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因为在宋朝以前棉花并没有在国内普及,所以人们取暖是一个问题,为此无数穷苦百姓被活活冻死,直到北宋时期棉花才在国内普及,为穷苦百姓的生活带去了一丝温暖。 那么以前古人都是怎么取暖的呢?首先就是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在建造房子的时候优先选择坐北朝南的方向,这样就可以采取太阳照射的方式,让屋子暖和起来。 还有一种达官贵人使用的,在墙壁上涂满花椒泥的做法,因为花椒能够达到保温的效果,后来衍生出了椒房之宠,比如《甄嬛传》中华妃宠冠后宫,就被雍正赐予了椒房之宠,后来甄嬛得宠后,也被雍正赐了椒房之宠,华妃得知后被气的牙痒痒。 但是因为花椒是极为珍贵的材料,所以这种取暖方式太过于有限,那么还有其它的取暖方式吗?第一种烤火,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早在人类诞生的时候便出现了,最初人我饿么你的祖先为了驱赶野兽,后来延续下来就成为人们取暖的一种方式。 第二种就是熏炉,就好比我们现在的暖手宝一样,在王公贵族中非常流行,人们可以做出各种造型,散热性能也是十分的了得,相同原理的还有火盆以及熏炉和脚炉,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取暖方式。 第三种就是皮草,通常指用动物的毛皮制成的衣服,比如电视剧《红楼梦》中,就有无数女眷身穿各种珍贵的裘,那里每一件都价值不菲,保暖性和美观性都非常好,比如身体虚弱的林妹妹就有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皮的鹤氅,这是用一整张狐狸皮制作而成,虽然穿着保暖,但是不提倡,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那么普通百姓都是怎么取暖的呢?有些家里条件还算过得去的,便会用羊皮和狗皮制成衣服,穿在身上,虽然这些动物的皮毛,并没有像狐狸毛一样珍贵,但还是具有一定的保暖性的,因此也可以穿。 而真正一穷二白的人,只能穿着用柳絮制作而成的衣服,穿在身上根本没有什么暖和气,躺在破草屋里面,冬天寒风瑟瑟,整个茅草屋是面露风,而穷苦人只能躺在稻草上,盖上坚硬无比的布衾,靠着自己的意念苦苦支撑。 一些年轻力壮的人,或许能够挨过冬天,可那些年老虚弱的人又或者是年幼的,只能靠着自己的意念苦苦支撑,因此有无数人都在冬季被活活冻死。 文行至此,不由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不知道清代的卖炭翁日子会不会好过。但从脚下到手边,全副武装的取暖设备,想必也不是每个平头百姓都能享受的。 从取暖的角度看,古人似乎已经把能想到的生活用具,都设计开发了个遍。或许方式略显简单粗暴,但从历史的眼光看,却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0 阅读:3286

评论列表

百姓大舞台

百姓大舞台

11
2023-12-05 14:13

汉武帝之前的与匈奴和亲其中一种陪嫁就是棉花,看来宋朝在汉朝以前咯!

小小草

小小草

6
2023-12-04 14:54

你忘了,北方人都会用火炕取暖的!

老狼

老狼

6
2023-12-05 14:11

中原地区以前不冷,元明以后气候逐渐变冷了,以前关中种大米,河南还有大象呢!

听弦,断三千痴缠 回复 12-08 06:59
宋朝以后就变冷了……河南有大象是汉代以前的事

广莫

广莫

2
2023-11-18 20:07

科普了

许林坚

许林坚

2
2023-11-19 20:07

我家上个世纪,还有专门取暖的炭火炉呢。

神猪 回复 11-19 20:36
那你家有点高级。我小时候普通人家用的是火钵,一般用稻壳或者龙糠,有条件的用锯末,一个小时左右翻一下,白天烘手烘脚,晚上放被窝,很暖和,能撑大半夜。不过要是打翻在被窝里,那就悲剧了,悲剧的是,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用户15xxx96

用户15xxx96

2
2023-12-05 13:15

北方没有什么树大概就是砍来烧火取暖了吧

彬哥丶

彬哥丶

2
2023-12-05 18:36

冬季有种取暖方向叫地窖。

用户10xxx50

用户10xxx50

1
2023-11-19 19:46

作者在胡说八道!“布衾多年冷似铁”来自哪个朝代?春秋战国时期平民都光着腚吗?

豌豆不是菜

豌豆不是菜

1
2023-12-05 00:14

什么玩意

用户15xxx73

用户15xxx73

2023-12-05 18:57

广西冬天没暖气,御寒基本靠抖。

淡淡风

淡淡风

2023-12-16 01:58

棉是木字旁,为啥嘞

阿蛋不下蛋

阿蛋不下蛋

预判王 下饭王 搞笑王 集技术精华于一身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