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分水岭不滑坡,低年级就要这么做⚠️
白易看育儿
2023-11-24 15:35:26
到了分水岭就直线下滑?无从下手?找找原因是什么
👉基础没打好
👉阅读理解主观题变多,需要理解文意+自己语言作答,没法在原文中直接摘原句
👉只会流水账式创作
我没担心过K哥会出现所谓“分水岭”现象,因为我从来都不信“只啃烂书”的做法。学习的本质不仅仅是字词句的掌握,更是能力的培养,思维的提升
1⃣️拒绝“题海战术”。低年级需要大量阅读输入,晨读选好材料,创作思维和语感有了,仿写就到位了
2⃣️夯实字词。专项练短板,默写、关联词、近反义词,错别字推荐“错字听写法”,百试不爽
3⃣️抓古诗文。搞定300篇唐诗宋词,能背诵知其义;文言文按小古文—念楼学短—世说新语—论语—古文观止的路线进阶
4⃣️海量泛读。阅读理解是靠读书积累的,书目的深度体现理解力,所以平时要多读经典书目
可用学而思人文创作补充,它的自读材料都来自优秀的儿童文学或百科作品,像《亲爱的汉修先生》、《秘密花园》,都是兼具文笔与剧情的佳作
5⃣️阅读理解和创作双线并行。不鼓励背范文,学会创作才能写出自己风格的文章。重点是搭建框架+练好描写
以上方法工作量大且专业性强,如何实现❓
🔸每周一节的【学而思人文创作】,已成为我家的固定流程了。目前我们在学的是技巧人物描写、五感描写、叙事角度;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在日常学习中都能用上,帮娃构建完善的创作体系
🔸创作练习会接触到写景、叙事、状物、创编/童话,我们学的L3阶都囊括了
🔸学而思人文创作每课都落实到笔头,将创作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突出自读材料的描写手法与叙事技巧,鼓励孩子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带着问题意识,仿写属于自己的作品
🔸方法独特,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名著进行精读和结构,拆解技法,同时当堂写当堂批注,及时反馈!
🍃家长一定要心中有目标,脑中有路线有规划,才能更高效陪娃打怪升级!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