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内心对别人充满了宽容,
我们通常也会认为这个世界对我们会是宽容的。
我们要分清内在现实和外在现实。
也就是说,我们不敢表达攻击,
也许是因为我们觉察到我们内在的攻击毁天灭地,
一表达你就怕把对方给灭了,
但一投射一反转,表现出来的反而是你怕被对方给灭了。
所以,害怕冲突,在某个层面上,
是因为害怕被讨厌,害怕被讨厌,
背后有两个比较核心的议题:自尊和依恋。
攻击性是种很重要的驱力,
它对应着我们作为哺乳动物的自我保存本能。
所谓的沟通,并不是说让你压抑掉自己的情绪去沟通,
有很多的沟通方式,其实都是在示范一种正确的攻击性的表达。
我们不要对攻击性有所误解,
认为我们要破口大骂,
义正词严才算是攻击了对方。
有时候我们哪怕只是温和地拒绝对方的请求,
这已经是我们内在攻击性的释放了
——我们在用这种攻击性建立我们与他人的边界,
告诉别人,这是我的边界,
这本身就是一种攻击。
以及我们和别人协商我们的需要,
争取我们的权力,
扩张我们的意志,
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具有适应性的攻击。
还有一种高级的攻击,
就是我们通过变得优秀,
来升华我们的攻击性,攻击别人,
这是一种被鼓励的表达攻击的方式。
当然并不是所有追求卓越都是攻击性的升华,
升华是有意识的,而有的往死里优秀,
其实依然是内在客体对“无能”的自体的攻击。
愿你学会看清真相,
学会爱自己才是一切的源头动力!#焦虑症##情感##心理成长联盟##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