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高效教幼儿园孩子识字的秘诀🤫

胜晨看育儿 2023-12-28 12:23:44
5个常见的幼儿识字方法 1️⃣字图对应 ⭐️一句话总结:只适合汉字的启蒙认知。 比较常见的是带实物对照的卡片或挂图,从普通到各种声光电的不胜枚举。用的久了,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 ❌孩子其实认图不认字。 字图对应只适合两三岁宝宝的识字启蒙,如果年龄再稍大些,有意识的让孩子看字、认字、懂字就很重要了,可以尝试多用字图分离的工具(字和图分别在正反两面等等)。 2️⃣重要的“虚词” 我会把一些常用的虚词整理出来做成卡片,亲子游戏时随手取用,比如:的、了、是、到、会、有、和、在等等。 3️⃣场景识字 ⭐️一句话总结:不刻意、有问则答;看心情、锦上添花。 从生活场景中自然识字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如果习惯性的强求会得不偿失。孩子去公园、商场或楼下超市,是满怀期待的去玩的,就应该让他流畅的尽兴。 若孩子问“字”,那自然开心+耐心的答。 若孩子问“事物”,则可以润物细无声的延伸到旁边的文字。 即便孩子一时表现的开朗好学,也要注意他的情绪,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4️⃣字理识字 简单讲,“字理”就是“构字的道理”,可以跟实物或抽象符号比对,也可以讲动人的故事。 比如先认识了王,王可以延伸出玉,玉可以延伸出国。把字进行拆分组和,孩子就记得更快更牢。 5️⃣幼儿自学类APP ⭐️一句话总结:更适合快速巩固复习,注意身体和效率。 这些年,我深度体验了大量幼儿教育APP,国内国外,线上线下,机构内部的等等,大概有几百款,还设计研发了几款。毫无疑问,APP有诸多无法替代的优势,但今天只聊两个关键问题。 ❌问题一:伤眼 尤其是在晚上用手机或PAD,对眼睛的伤害成倍增加,更别提还有各种炫目特效加持。一想到我儿近视,心就一阵绞痛;所以,带孩子定期检查、多户外活动才是真的。 ❌问题二:学习和娱乐很难平衡 对于幼儿自学类APP,有四个常见的现象: ①反复玩同一个喜欢的游戏,无视课程进度和操作要求 ②为了看一个搞怪或刺激的反馈效果,故意答错或乱点 ③更关注游戏或外围包装,真正学习占比小且易被中断 ④学习统计显示掌握了很多字,一问发现有一半不认识

0 阅读:80
胜晨看育儿

胜晨看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