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很低?熊猫:不信谣不传谣!】大熊猫繁殖能力低的论断主要来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圈养大熊猫繁育中出现的“三难问题”,即发情难、配种受孕难以及幼崽存活难。
现在通过各种办法,显著提高了圈养大熊猫幼崽存活率。截止2021年10月,我国圈养大熊猫已经有673只,目前的繁育目标主要是尽量维持圈养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避免它们近亲繁殖。
而在野外,经过科学家10多年的野外研究,观察了几十起大熊猫繁殖,发现它们的求偶、交配行为都是很正常的。证明了野生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并不低。
在繁殖季节,一只发情的雌性大熊猫会招来多只雄性大熊猫进行聚集,并且通过打斗决定交配优先权。
内容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义波在#格致论道# 的演讲。#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