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一生只写了1首诗,还被编入小学课本,如今大家读起来朗朗上口! 慈禧太后,出生于一个平凡的旗人家庭。她的童年在贫困中度过,父亲去世后,母女二人相依为命。16岁的她,为减轻母亲负担,参加了宫廷选秀。她的美丽与才华使她脱颖而出,被选为咸丰帝的妃子,进入了深宫。 后宫的生活并不像她想象中那般光鲜。她必须应对来自各方的嫉妒与算计,学习复杂的宫廷礼仪和政治知识,同时还要维护自己的美貌和身材。尽管如此,她凭借自身的智慧与韧性逐渐赢得了咸丰帝的青睐。 1852年,她为咸丰帝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从而成为了贵妃,地位大增。 尽管她在宫中地位提升,但她依然挂念着远方的母亲。为此,她定期将钱财送回家乡,以减轻母亲的生活压力。 1861年,咸丰帝去世,年仅6岁的同治帝继位。根据咸丰帝的遗诏,权力应交由八位辅政大臣共同掌握。慈禧太后意识到,如果不摆脱这些大臣的束缚,她将无法有效掌控政局。因此,她开始策划反击。 同年9月,慈禧联合慈安太后发动了一场突然的政变,成功消除了主要政敌的威胁。这场政变使她迅速掌控了朝政,开启了长达47年的垂帘听政生涯。 在此后的岁月里,慈禧太后不遗余力地巩固自己的权力,清除了一批心怀叵测的重臣。同时,她也试图改革积弊已久的统治体制,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然而,持续的政治斗争逐渐改变了她的性格,由最初的仁慈变得越发多疑和残忍。 在慈禧太后进行改革的关键时期,她深爱的母亲富察氏于1867年去世。由于全身心投入朝政,她无法亲自前往奔丧,这让她感到深深的悲痛和愧疚。 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哀思,她使用珍稀材料制作了檀香木棺材,并亲自撰写挽词来纪念这位养育她多年的恩人,其中“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句后来被编入初小语文课本。 此外她还花费巨资购买了大量珠宝首饰和名贵绸缎,填满了母亲的墓穴,表达了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和自责。她深感遗憾,因为自己未能在母亲最后时刻陪伴在侧。这种悔恨几乎淹没了她的心灵。 随着权力的稳固,慈禧开始过起了奢华的生活。她大力修建颐和园和万寿山,这些工程耗费了巨额的国家财政。她还热衷于举办豪华的宴会,每次庆典都准备数百道菜肴和长达数里的宴席,展示了她的奢侈和铺张。 她还热衷于收藏珍宝,不惜花费巨资从世界各地搜集珍稀文物。这些奢侈行为加剧了国库的财政压力,造成民众的不满。 晚年的慈禧太后目睹了清朝从鼎盛到衰败的全过程。面对国内外的危机,她的反应是更加严厉地控制权力,并拒绝任何改革。她的决策,如在甲午战争中的屈辱求和,和义和团运动中的镇压,都出于自保和恐惧。 当清朝的统治结构最终崩溃时,慈禧的权力也随之瓦解。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清朝覆灭,标志着她半个多世纪的统治结束。慈禧在离开紫禁城的路上崩溃大哭,不久后去世,结束了她充满争议的一生。
慈禧一生只写了1首诗,还被编入小学课本,如今大家读起来朗朗上口! 慈禧太后,出
生远谈历史
2024-01-03 11:43:5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