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陵寝在正式动工营建时,往往先破土,也叫动土。破土之后过一段时间才真正干活营建

星鹏看历史 2024-01-03 17:46:11

清朝陵寝在正式动工营建时,往往先破土,也叫动土。破土之后过一段时间才真正干活营建。对于破土,许多人都知道,

大家只知道破土,但怎样破土,具体怎么破土,大家不一定都清楚。翁同龢是惠陵的承修大臣,《翁同龢日记》里记载了惠陵破土的经过。用咱们现在的话来叙述,大概是这样的。

钦天监所选择的光绪元年三月十二日午时到,醇亲王奕奕譞、承修大臣魁龄、翁同龢、东陵守护大臣溥芸、马兰镇总兵官兼东陵总管内务府大臣景霖身穿青长袍褂,来到穴位处所搭的罩棚里向山神、后土行一跪三叩头礼后,用金铲银镐起出穴位处的一定量的原山吉土,装入黄绫袋中,在袋上拴上木牌,在牌上注上文字说明。然后将黄绫袋置入黄斗中,将黄斗放在桌子上,由四个人抬着,派监修容山、色楞额二员亲往护送,将吉土送到东陵承办事务衙门尊藏。

等到同治帝、孝哲毅皇后入葬那天,提前将盛着吉土的黄绫袋放入金井中。1980年打井崇陵地宫时,曾从金井中找到了当年放入的黄绫袋。

同时在破土之日,在可以破土动工的建筑处破土。

按《翁同龢日记》记载,妃子的地宫的金井叫“气土眼”,里面的土叫“气土”。将气土盛入红布袋中,置入红斗中。也用桌子,四个人抬着,送到东陵承办事务衙门尊藏。

0 阅读:69
星鹏看历史

星鹏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