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江兰)粮食安全不仅要有足够数量的粮食做前提,还要建立在粮食产业安全的基础上。......要立足自身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提高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掌控能力,为我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提供基础支撑。(《经济日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绝不能在粮食上被人“卡脖子”,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上,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抓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筑牢粮食产能根基,让人民群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能够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把握“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的硬道理,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要扎实开展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摸清家底”,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牢牢抓紧“中国粮袋”、端稳“中国饭碗”。要保护好耕地,守住粮食“命根子”“生命线”,承担“保土”“管土”之责,落实“田长制”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调动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走质量兴农之路,大力提高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帮助小农和市场对接,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让种粮农民有利可图;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以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为取向,增强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弹性和灵活性,形成价格低时补生产者、价格高时补低收入消费者的机制。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农田水利、良种优化等农业技术科技的发明创造,古有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灌溉蜀地万亩良田,今有袁隆平院士培育推广超级杂交稻。实践证明,在耕地总量稳定的情况下,必须靠科技支撑保障粮食增产。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做到“向科技要粮”。要在粮食安全领域建设一支具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种子精神”人才队伍,选拔一批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十年磨一剑”的科技人才到基层服务、“传经送宝”,推动粮食作物种植优质高效发展。(作者单位:江油市诗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