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深圳 MO Bar 请作答:酒店酒吧一定无聊吗?

今年 7 月,2025 年亚洲 50 佳酒吧(Asia's 50 Best Bars)颁奖典礼在中国澳门举行。主

今年 7 月,2025 年亚洲 50 佳酒吧(Asia's 50 Best Bars)颁奖典礼在中国澳门举行。主持人按倒序一个个念出上榜酒吧的名字,灯光下的空气几乎凝固。深圳文华东方酒店 MO 酒吧的现场工作人员回忆:「最紧张的时候,是报 40 多 30 多名的时候。」他们原本只希望能守住一个「4」开头的名次,毕竟能进榜单已属不易。

与团队的屏息不同,酒水总监及首席调酒师张明儒(Tiger Chang)却越等越放松。在他看来,能入围就意味着必然会被叫到名字,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最终,深圳 MO 酒吧拿下亚洲第 21 名,远超预期。

回望整个过程,这个结果并不只是幸运或偶然,而是势所必至。因为在当下的亚洲酒吧评价体系中,真正打动评审和客人的,从来不只是那一杯酒,而是它之外的完整体验 —— 深圳 MO 酒吧恰恰将这种「喝酒的感觉」做到极致。

「我觉得应该没有人喜欢喝酒。」比起自己的调酒生涯起始,在 Tiger 早年与酒打交道的经验里,他说自己永远都记得第一次喝酒的感觉。那时候是在中国台湾高雄的家里,亲人间的家庭聚会,他尝了尝饭桌上的威士忌,只觉得难喝。「因为酒精感太强,喝不下去。所以我后来想,人是不喜欢喝酒的,人们喜欢的是喝完酒的感觉。」

Tiger 是高雄人,大学到台北后开始接触调酒。2010 年前后,鸡尾酒逐渐成为台北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式鸡尾酒吧迅速崛起,也同时深深吸引着 Tiger。比起威士忌、白兰地的烈感,调酒更轻松易饮。那时网络资讯有限,他一边读书兼职,一边自学,通过购买海外书籍钻研。澄清技术也是在那时初次见,例如用黄油、培根油洗威士忌,至今仍影响着他,如今已被运用在当下的酒单里。

职业初期,他也不断从不同风格的尝试中汲取经验。大学毕业结束服役后,Tiger 正式开始了调酒师的职业生涯。他并不是喜欢快速换工作的人,在加入深圳文华东方酒店之前,他先后在台北的 W 酒店和文华东方酒店工作过,也包括台北当时著名的非酒店酒吧,每一个地方都至少会工作 3 年。

2018 年左右,因为一场客座活动,Tiger 第一次来到深圳,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这是足够新的城市,离香港也足够近。仅这两个条件就意味着,他既可以去做许多没有人做过的尝试,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和国际上的同行保持交流,这正是他想要的。

深圳文华东方酒店 MO 酒吧的酒单以中国传统色彩为主概念,当下的酒单正是帮助 Tiger 和团队上榜「亚洲 50 佳酒吧」的一版,共 16 款饮品,以「春夏秋冬」为轴,每个季节下有 4 款 —— 3 款鸡尾酒与 1 款无酒精特调,并以 24 节气为叙事线索,传统色彩为取名和描述的灵感,这是 Tiger 来到深圳后提出的构想。

相比于中国其他一线城市,深圳很新,几乎全部是外来人口,在极少的地域文化限制下,Tiger 认为深圳是最有可能去展现创新的城市之一。这种创新,甚至能覆盖整个中国文化之上,而不专属某一个地域。「我可以用各种颜色做创意。它不像北京、上海,势必要做一些本地文化相关的内容;如果想表达广东的元素,广州也有酒吧会做。深圳没有那么多传统要遵循,自然也没有限制。所以我不能想用某一个概念去限制自己,而是要让酒单可以无限延伸下去。」在深圳,消费者要的不是专业技法的讲解,而是花钱就能立刻获得的舒适感和氛围。

在 Tiger 看来,深圳的高效务实也塑造了独特的酒吧市场环境:人们多为工作而来,休闲时间有限;本地消费者相比上海对鸡尾酒还不算熟悉,选择时更为务实 —— 一杯酒百元左右,既要好喝,又要能拍照,还得有氛围。正因如此,深圳 MO 酒吧的成功几乎找到了合适的表达场域:在深圳,综合「感觉」往往比单一「味道」更能决定一家酒吧的竞争力。

而从近些年来 Tiger 对酒吧行业整体的趋势观察来看,一杯酒带来的「感觉」,也开始逐渐大于酒本身。「可能六七年前,很多调酒师会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问题,你觉得不好喝是你的问题;但现在,客人不会接受这种事,他们不是来听你上课的,而是要体验感。」

由体验感出发,酒单的概念和互动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概念决定了当所有同行用相同的技法和相似的原料去呈现鸡尾酒时,自己的酒会有何新颖之处;而酒单的互动性,则决定了消费者从进入一间酒吧后到喝完酒离开,整个过程的体验感与记忆深度。

走进深圳 MO 酒吧,消费者看到的酒单不是一张简单的 A5 印刷纸,而是放在每张桌上的一个沉甸甸的木质套盒,封面是一棵生命之树在春夏秋冬中的不同颜色变幻;而从套盒左侧抽出一张张由亚克力板制成的酒单,每一张都是一个季节。

Tiger 为每个季节都选择了一个特定符号,春季是燕子,夏季是蝴蝶,秋季用银杏叶,冬季则由雪花代表,除了在每款酒的名字下按常规标注出使用的材料外,旁边不同符号的颜色,就代表了这杯酒最终成品的颜色。

在具体的酒款设计上,Tiger 偏好清爽和气泡感强的鸡尾酒,「我觉得喝酒是要慢慢去喝;如果是清爽有起泡的酒,会让人慢慢达到『喝酒的感觉』。虽然你直接喝一杯下去也能达到那个感觉,但我比较喜欢那个渐入佳境的过程。」

先有每一杯酒的颜色,再在颜色的基础上,考虑季节与节气的不同风味,再结合深圳文华东方酒店本身的特质去推导材料选择,如果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参考经典鸡尾酒架构,Tiger 就会去结合经典架构;而如果与自己想要的呈现不符,再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在 Tiger 看来,最难的部分在于选择材料,因为许多酒的颜色并不容易用普通的材料去达成,比如秋季第一款「苍苍」的蓝色,还有春季的第二款「赪(chēng)紫」,Tiger 最后分别选择了蓝甘菊泡沫和葡萄酒醋带出蓝和紫。

直接将鸡尾酒最终的色彩呈现在酒单上,这是一种极其直观的表达方式,也是 Tiger 的表达偏好,客人第一眼就可以从酒单上看出这家酒吧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把 24 节气当线索、用中国传统色来命名以及用木盒来做互动的种种方式,其实就是把「感觉」具象化,把抽象的味觉变成可见、可触、可玩的体验。这让客人从入座点单,就开始进入「喝酒的感觉」。

在 Tiger 看来,每个调酒师与客人打交道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人比较活泼,喜欢和客人沟通,甚至很幽默;但有的人就会比较沉稳内向,会用其他方式吸引客人。很明显,他就属于后者 —— 「每个调酒师的个性不同,但不管是怎样,都要把自己的服务和酒单的概念呈现清楚,还有用自己的技法去做,然后才会有后面的事情。」

许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比起社会餐饮,酒店系统中的酒吧和餐厅会受到更多限制,但 Tiger 并不这样想,深圳 MO 酒吧借助酒店体系的标准化服务系统,让整体体验更具保障。酒吧经理 Clare 提到,能够上榜「亚洲 50 佳酒吧」,除了 Tiger 的酒单设计,服务也是相当自信的优点。

随着名声扩大,每天慕名而来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排队成了常有的事,一旦排起队,服务的重要性就会被拉到台前 —— 排队不能缩短,但感觉可以先到。「无论客人是否愿意排队,我们都会让客人觉得心里舒服一些,想让我们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好的,即使他今天没有喝上,下次也能回来找我们再喝一杯。如果有一些客人愿意排队,我们也会多送一个 Shot(一口杯),让他在等待的时候感受好一点。」

酒吧运营是一个关乎调酒师、服务人员、经理乃至背后更大酒店团队的协作系统,做好酒单的清晰表达只是第一步,Tiger 非常清楚这一点。他是一个在最初设计酒单时,就会将后续一系列协同工作考虑清楚的人,这其中就包括酒吧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如何与国际上的同行交流。

当下,行业对一个好调酒师的要求,并不止于能做出一杯合格的鸡尾酒、靠谱的酒单,调酒师应当代表一个酒吧在更大范围内赢得知名度和声量,这同样也是调酒师必备的功课。

从这一点来说,Tiger 与深圳 MO 酒吧是相互成就的。过去一年,在 Tiger 的主持和联络下,深圳 MO 酒吧大约举办了 20 场客座活动,几乎每两周就会有一场,这样的频率在非酒店酒吧里都并不常见。「因为深圳不像上海、中国香港,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可能不知道哪个晚上就会有同行来。但是在深圳这不可能发生,不主动邀请人家,基本上没人会想着来深圳。」

与此同时,Tiger 也会不断「往外跑」,除了和团队一起旅行时去尝试各国各地不同的优秀酒吧,他也给自己的客座行程排得满满当当。早在台北工作时,Tiger 就意识到和行业展开交流的重要性,那时社交网络没有那么发达,他选择不断去参加鸡尾酒大赛为自己获得知名度,再由此反哺工作的酒吧。说到底,这一切都是要盈利,有了知名度和源源不断的生意,才能有之后更大胆的创新和客人更好的体验。

提到深圳 MO 酒吧未来的规划,Tiger 强调经营和客座交流,他清楚「没人是为了学知识而来」,也清楚奖项和商业活动的意义 —— 那是额外的鼓励,追求奖项是因为可以带来生意。他自然希望可以持续保持在榜单之内,无论多少名,这都是一个对自己、对团队工作的持续认可。都是为了放大这种「喝酒的感觉」,让它可被更多人分享。

Tiger 的坚持,不是让人喜欢「酒」,而是让人喜欢深圳 MO 酒吧带来的整体体验。那么,未来更多的奖项,也将顺理成章地变成「感觉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