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或者机构里反复出现的都是一些固定的字。
这些字看着花里胡哨,其实本义都是很直白的,只是你没有深入研究过字源罢了。
例如三代夏商周时期的三公九卿。
公,字源上面是八,表示分,下面是物,合起来指分配,也指掌管分配的人。
掌管分配的是什么人呢?
自然是德高望重的人,所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第一等就是公。
所以公是对人的敬称,而且把对方地位抬得比自己还高。
卿,字源是二人对坐分食,表示亲密且平等。
卿也是对人的敬称,只不过与公不同,它是相对平等的敬称。
公卿同是天子对大臣的尊称,但公的地位显然高于卿。
三公分别为太师、太傅、太保。
太,大字多一点,表示最大。
所以太师就是最大的师,以此类推。
师的作用为引导,傅的作用为辅佐,保的作用是保护。
师高于傅,傅高于保。
周礼对周天子的规定非常严格,他对公卿和诸侯必须加以尊称,这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权力制衡机制。
太师总揽朝政,也就是后来宰相的权力。
宰,字源是屋子里的奴隶,引申为帮助主人管理事务的人。
所以商代也有“大冢宰”。
冢,字源跟家字差不多,点在上为家,点在下为冢,死后的家就是坟,引申为全部。
所以大冢宰又叫太宰,跟太师的级别类似,所以晋代为避讳司马师,把太师就改为了太宰。
相,字源是眼睛盯着树,指观察,引申为掌管监督的人。
宰相放在一块,实际上指的就是帮天子掌管具体事务的权力,相当于董事长下面CEO的权力。
但是要注意,宰相是一种俗称,但从来没有过一个官职名叫“宰相”。
不过很多二把手都被人尊称为宰相,所以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与皇权并立的一种权力。
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演化,无非两条主线,一条是皇权与相权,另一条是中央与地方。
具有宰相权力的官职历代有所不同,周天子的太宰、诸侯的相、战国时的相邦和相国、秦代及西汉的丞相。
东汉比较特殊,拥有宰相权力的叫大司徒。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均有宰相权力,实际是对相权的一次分割削弱。
后来因为唐太宗当过尚书令,他登基之后就不再设尚书令,取而代之的是尚书省的两个副官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
但三省掌管毕竟有限,如果皇帝需要其他人物也参与决策,就会给一个加官,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思就是虽然不是中书、门下省长官,但同样拥有他们参与决策的权力。
宋代进一步消解相权,宰相被分割得更碎,这个回头再细说。
明代朱元璋打算彻底消灭相权,活都自己干。
朱棣设立了内阁大学士,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只有正五品。
但是后来的皇帝就没那么勤奋了,于是到逐渐的权柄又落到内阁大学士手里,于是他们又成了实质上的宰相。
清代初年皇帝主要靠儿子执政,结果有了康熙朝的九子夺嫡。
雍正痛定思痛,不再任人唯亲,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基本就相当于内阁大学士,后来慢慢成了宰相。
清末改军机处为内阁,设内阁总理大臣总揽朝政,不过没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帝制结束。
我们看这里面又出现了几个新的字,例如丞相的丞字。
丞,字源为一双手把一个人从坑里就上来,是拯救中拯字的原字,引申为辅助。
所以丞相看起来就比相国要差一点,不是一把手,而是一把手的辅助。
从太师到太宰,再到相国、相邦,再到丞相,发现什么特点了吗?
相权哪怕是取名字也经历了皇权的持续打压,用字越来越弱。
到东汉该叫大司徒,这玩意原来只是九卿,连三公都不是,后来连“大”都去掉了,就叫司徒,暗地里降了好几级。
三省六部之后就不说了,相权逐渐被拆得七零八落。
带丞字的官你基本可以把他理解为二把手,例如郡丞、县丞就是郡县的二把手。
只不过这个二把手不受一把手郡守、县令节制,由朝廷独立任命,这也是中央控制地方的手段。
后面出现了尚书令、中书令。
令,字源为人在屋檐下端坐,引申为指挥,也就是发号施令的令。
什么人能发号施令呢?
当然是一把手,所以令通常都是部门一把手。
例如尚书令就是尚书省的一把手,县令就是县的一把手等等。
但是门下省就不叫令,而叫侍中。
为什么不叫“门下令”呢?
因为所谓门下,指的是皇宫门庭之下,这地方谁是老大?
当然是皇帝,所以你不能叫“令”,只能叫侍中。
侍,字源为寺中之人,制随时候命之人。
侍中就是在皇宫中随时等待皇帝命令之人,相当于皇帝的贴身秘书。
带“侍”的原本都是皇帝的贴身人员,例如常侍、中常侍、侍郎等,当然后来侍郎改变了意思,成了尚书省的官职。
那这个“寺”又是什么意思呢?
寺,字源为手里抓住东西,是持的原字,引申为朝廷官署。
例如唐代大理寺,字面原意就是主持“理”的地方,相当于大法院。
大理寺是九寺之一,长官就叫大理寺卿,在周代这个官职叫司寇(刑部也归他)。
司,字源是一个人边说边指挥,引申为管理。
司寇就是管理盗寇,基本相当于公检法系统了。
带司的官职还有司空、司徒、司马,这三位也属九卿,分别掌管工程、民政、军政,相当于后来三省六部制的工部、户部、兵部。
后来司马这个名字保留下来,不过地位有所降低,成了一支军队的二把手,类似参谋长。
顺便说一句,你看这个“司”字是不是跟“后”互为镜像?
这两个字很可能同源,夏代习惯于将官职称为“后”,“后羿”类似于“司马”长官军政,“后稷”类似司徒(九卿中没有司农,管理农事归司徒),掌管民政。
甚至夏代天子都称“夏后氏”。
九卿剩下几个是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分别是太师、太傅、太保、大冢宰的副官。
这其中太师、少师和大冢宰、冢宰有些重叠,可能是官职变动之后保留下来的荣誉头衔,
后来三公九卿中大部分官职都变成了荣誉头衔,叫做加官,例如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官职本身已经没有实际权力了。
最后一个九卿是宗伯,掌管礼乐等文化宗庙活动。
宗,字源是屋檐下的祭祀桌台。
带宗字的基本都跟礼乐文化有关。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把三公九卿全部换了一遍。
三公改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前面讲过,太尉掌军政,御史大夫掌监察。
虽然丞相名义上为百官之长,但三者同时汇报给皇帝,相互并无从属,实际上已经是对相权的削弱了。
尉,字源为手持火把将衣服熨平,熨的原字是尉,引申为平复。
所以带尉的官职一般都有点暴力,例如廷尉掌刑罚,卫尉掌宫廷守卫,他们都是秦九卿。
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相当于副丞相。
史,字源是手拿弓钻,钻甲骨以占卜,使、吏、事的原字都是史。
带史的官职一般是幕僚一类的文官,御史就是皇帝的幕僚。
将军、丞相等开府都会设长史,即幕僚长。
秦九卿还有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汉景帝改为太农令,汉武帝改为大司农。
因为秦代不分内朝外朝,所有人都归皇帝直管,所以国家的财政也就成了皇帝的“内”,所以叫内史。
后来汉代有刺史,意思就是排下去刺探情报的皇帝幕僚。
注意,刺史是个中央官,他只是出差去地方,是中央控制地方的触手。
东汉末年州牧取代了刺史,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牧,字源是拿着棍子赶牛,也就是放牧。
周代天子将九州分别委派给诸侯管理,称之为牧。
所以牧的性质实际是诸侯,东汉末年一州之军政大权只在州牧一人,实质上已经是割据政权了。
当然了,像太史、太史令就是掌管记录历史的幕僚,最著名的就是司马迁了。
另外两个秦九卿是,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他们相当于周九卿的宗伯。
常,字源是华丽的礼服,是裳的原字,引申为礼乐。
一般带常字的官职都跟礼乐文化有关,例如西汉把奉常改为太常,很多朝代设有太常寺。
下一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这玩意是秦代独有。
汉景帝把典客改为大行令,汉武帝又改为大鸿胪。
鸿指大雁,胪指肚子,卢是炉的本子,月其实是肉,肉炉子即肚子。
合起来就是大雁的肚子,大雁高空鸣叫,声音洪亮辽远,所以鸿胪引申为“传声筒”,用于外交最合适。
下一个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汉武帝改为光禄勋。
郎,字源是宫廷走廊,引申为宫廷守卫。
所以很多带郎的官职都是皇帝进侍,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后来也演变为其他部门低级别官员,例如尚书郎就是入职尚书省刚满一年的称呼。
皇帝还有其他近侍,如大夫、谒者、期门、羽林等,他们都归光禄勋管。
大夫、谒者是文官,后来被作为加官,以方便皇帝亲信进出皇宫。
最后两个少府和太仆,都是专门服务皇家的官职,前者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后者掌宫廷车马,西汉东汉均沿用。
至此,高级官员差不多介绍完了,遇到不认识的可以自己网上套,套多了也就熟悉了。
还有件有意思的事,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
原来的宰相们都叫“相”,三省六部制改成了“省”。
这两个字都是用眼睛盯着看,只不过前者平视,后者仰视。
不知道是不是皇权故意为之,意思是让相权仰视。
例如尚书省,秦时宫里有“六尚”,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以及尚书。
尚,上面是分,下面是宫廷,指在宫廷中掌管分发之人。
六尚属少府,负责大内事务,所谓尚书就是帮皇帝分发文件的小官。
虽然官不大,但事情很重要。
到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相权,皇帝通过尚书收集奏折、下达命令,从而绕开了丞相。
于是尚书需要频繁进宫面圣,为了方便,汉武帝把尚书的头改为“中尚书令”,简称“中书令”,同时加“谒者”,也叫“中书谒者令”。
这玩意最开始其实是宦官担任,因为皇帝身边最初都是宦官嘛。
但是中书令在宫里,跟宫外需要有一个接口人,所以又在宫外设立了“尚书令”,两个人正好对接。
后来中书令权力越来越大,官僚集团自然不允许宦官弄权,于是把中书令变成士人担任。
因为掌握者皇帝的信息通道,尚书令和中书令后来逐渐成了权力中枢,汉光武帝时已经发展为一个庞大机构,于是设立了尚书台,这就是尚书省的前身。
长官尚书令,副官就是尚书仆射(读ye四声)。
仆,字源是捧着贡品的奴隶,这可不是一般奴隶,而是天子奴隶,所以也是地位很高的仆从,如太仆。
射,字源就是弯弓射箭。
仆射就是伺候天子射箭的仆从,本来是很尊贵的官职。
但毕竟“令”是说了算的那个人,所以仆射就变成了副手。
此外尚书台设“六曹”。
曹,字源是装东西的口袋,类似的事务打包给一个部门就成了一曹。
能开府的官员府中都设曹,所谓开府,就相当于自己可以另起一套行政班子,这套班子实际上只对官员负责,而不对朝廷负责。
所谓“开府仪同三司”,三司即三公,又能开府,礼仪又同三公,这已经位极人臣了。
中书省、门下省与尚书省同理,基本就是这个演化过程。
至于六部,兵刑工吏户礼,就好理解了,字面意思都懂。
唐代三省六部制建立之后,主要的只能就在这里了,剩下的职责就放在九寺。
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看着都眼熟吧?
这些就是前面各种九卿加了个“寺”,所以也叫寺卿,例如太常寺卿。
九寺跟六部分工协作。
此外还有五监,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监,字源是一个人对着水盆照镜子,本意就是镜子,后引申为督察。
例如国子监就是管“国子”的,国子即学子。
剩下几个监管的都是各类工程技术,与九寺、六部分工协作。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讲的非常好
解释了一些不通的地方,茅塞顿开呀[点赞][点赞][点赞]
说文解字,讲的真好!难得上等之作![点赞]
好文,讲的很多,
小编辛苦[点赞][点赞][点赞],已收藏[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