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霖,字润琴,河北省肃宁县人,是清朝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位状元。同时,他也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书法家,直到1942年,也就是日军侵华期间,在北京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0岁。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刘春霖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其父在济南、保定府衙门当差役,母为婢女。从小,他被寄养在伯父家,8岁读私塾,开始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光绪十三年(1892年)院试,20岁的刘春霖就通过院试,中了秀才。秀才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代表有功名在身,可以享有一定的特权,例如,面见知县不用跪拜,可以直接向知县反映问题,知县不能对其用刑等等。
后来,刘春霖在保定莲池书院求学,受到院长吴汝纶的赏识。后者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培养出刘春霖、尚秉和、高步瀛等多位进士。
接着说,因为父亲病故需要守孝,再加上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兴起)暂停科举考试的影响,刘春霖直到1902年才参加乡试,并且考取举人,获得了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
最后的状元1904年,为了庆祝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清朝特设了一次恩科考试。从清晨到半晚,273名考生奋笔疾书,都想争夺进士第一名的头衔。三天后,在乾清门外,清廷公布结果,32岁的刘春霖高中状元。
其实,在庚子事变后,清朝试图改革科举考试,下令“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策均应切实敷陈”。并且,在1903年、1904年的会试中,加入了中国政治史事论,以及财赋、商务、刑律等西学内容。
这批考生在考取进士后,还要送入进士馆,继续接受再教育。在进士馆,学习的不再是四书五经,而是法律、外交、教育、理财、农、工、商、兵等“时务”。
但是,进士馆仅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因为,袁世凯、张之洞等会奏,“科举一日不停,士人有侥幸得第之心”。他们认为,若想推广新式学堂,就必须彻底废除科举考试制度。
随后,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上谕:“着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延续1300多年科举考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民国时期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处境会不会很尴尬呢?事实上,他在高中状元后,就被授予了翰林院修撰的从六品官职。不久,他又被送到日本留学,入读东京法政大学。
回国后,刘春霖历任直隶省谘议局议员、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高等学堂提调和保定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
1912年,清朝灭亡后,刘春霖出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内史(秘书),历任直隶高等学堂监督(校长)、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直隶教育厅长等职。并且,他还主持过孔子大成节典礼。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刘春霖在民国时期就是一个厅级干部,算是很不错的了。然而,他在1928年,也就是56岁的时候,辞去了自己的官职。
1933年夏,黄河决口,刘春霖参与组织成立了“河北省移民协会”,为河北老家的灾民提供帮助。值得注意是,汉奸郑孝胥、王揖唐曾经试图拉拢刘春霖为日本人做事,遭到了拒绝。
然而,日本人抄了刘春霖的家。后来,在社会多方的努力下,刘春霖缴纳了一笔巨额的赎金,才得以返回家中。这件事增加了他的病重,是后来因心脏病去世的一个诱因。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刘春霖在书法上有着较高的造诣,当时有“大楷学颜、小楷学刘”的说法。其中,“颜”指的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刘”指的就是刘春霖。
上图是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前四名进士的书法作品。从右至左,分布是刘春霖(状元)、朱汝珍(榜眼)、商衍鎏(探花)、张启后(传胪)。
可以看到,刘春霖的书法风骨秀丽、富有变化,一笔一划非常清楚,让人看了赏心悦目。这就像是他的人生,表面上有很多波折,实际上十分平稳,能够守住读书人的基本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