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面对如此高发的癌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王红霞教授提醒道:“和乳腺癌的复杂程度呈反比的,是整个社会对乳腺癌的关注度,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正视乳腺癌这种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三甲天团
王红霞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
◎专家简介:
王红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乳腺肿瘤综合诊疗示范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上海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疗专委会委员乳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从事肿瘤临床工作20余年,主攻方向为乳腺癌与复发转移性肿瘤的精准诊疗,长期致力于精准诊断、复发转移监测、抗肿瘤新药临床转化、生物免疫治疗等。
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上海医树奖、上海医务工匠等。
学医若为偶然,定科是必然
“我一直觉得医生是一个充满光环的神圣职业。”作为家族里的第一个医生,这是王红霞教授对医生的初印象,“所以考大学时,我第一志愿填的就是医学院,但其实当时对学医本身一无所知。而之后选择肿瘤科,可以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一个于我而言必然的选择。”
王红霞教授刚工作的时候,恰逢肿瘤学科新兴之时。当时,医院里的肿瘤科刚刚组建,医生大多是从消化科、呼吸科转岗而来。
经过轮转培训,她已经成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医生,然而在问诊肿瘤患者时,她时常感到自己的知识捉襟见肘。
“2000年左右,国内专业人才的培养较为落后,肿瘤患者人群却肉眼可见地增加,我因此有了考研的想法。”王红霞教授介绍说。正是在研究生时期,王红霞教授确立了乳腺癌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直至今日。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最高的病种,这种疾病还伴随着社会问题。在我国,因为涉及了女性比较隐私的部位,加之对于癌症天然的恐惧心理,公众和患者本人谈论乳腺癌都讳莫如深。
“医学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我们有责任做些什么来改变。”王红霞教授感慨道。
多种检查联合,提高诊断率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很复杂,部分乳腺癌呈现出家族性和遗传性的特征,其中,家族性乳腺癌占乳腺癌总体的20%~25%,遗传性乳腺癌占5%~10%。
因此,建议年龄<40岁的乳腺癌患者或其近亲家属,尤其是同时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的患者,要进行BRCA1和BCRA2基因的检测。
据王红霞教授介绍,目前,临床上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影(即钼靶)、彩超、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显像(PET-CT)等;而乳腺癌的分子病理诊断在治疗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检测指标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指数(Ki67)等,这些都直接关乎患者对肿瘤临床预后的评估以及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另外,在乳腺癌患者中每10人就有2~3人为HER2阳性。HER2阳性的肿瘤恶性程度更高、进展更快、更易复发和转移,患者无病生存期明显缩短,且预后不佳。
而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抗HER2靶向药物治疗,可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质量。因此,精确的HER2检测对于乳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筛选起着决定性作用。
手术如何选择,重在个体化
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及疗效的提高,目前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达88%。
“不同于其他癌症采用统一治疗流程,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研究更早、更为深入。”王红霞教授说道。
乳腺癌的治疗应是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的综合治疗。“对于多数患者来说,手术只是治疗的开始。”
其中,保乳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新趋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期乳腺癌【即一期(肿瘤直径<2厘米)和二期(肿瘤直径2~5厘米)】患者接受保乳手术的比例高达50%~70%。
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保乳手术与全乳切除手术无论是无病生存率还是总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临床应用中,还是应该严格掌握适应证。
对于肿瘤较大、具有高危因素、腋窝淋巴结较多转移等的患者,更强调肿瘤内科全身治疗与外科局部手术的结合。通过手术前给予化疗药物(新辅助化疗),达到手术降期、清除微转移病灶的目的,使部分不可手术的患者能够手术,不能保乳的患者有机会接受保乳手术。”王红霞教授提醒道。
关于术后的复查,王红霞教授介绍道,一般建议患者术后的前两年每3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两年后每半年至9个月复查一次。如果5年内没有复发,我们基本就认为这名患者治愈了,因此,5年之后每1~2年复查一次就可以了。
术后复发转移,方案有讲究
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65%~75%。骨痛、骨损伤等骨相关事件(SREs)是乳腺癌骨转移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主要是以抑制肿瘤生长、缓解患者疼痛和延伸生命期为目的。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如果治疗及时,不但可缓解患者疼痛、恢复功能,还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其治疗手段是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结合。
通过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控制全身肿瘤的扩散程度是关键的一步。
在此基础上,通过双膦酸盐类药物及靶向骨转移药物的联合,辅以局部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镇痛和其他支持治疗等。
王红霞教授带领其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导致复发转移的“种子”细胞,研发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药物,包括人源化单克隆治疗抗体、小分子抑制剂等,为难治性肿瘤患者的未来临床诊治提供探求新策略;她发现了导致远处转移的一群特殊亚群肿瘤细胞,建立了血液转移性癌细胞评估体系与联合检测技术,为监测复发转移提供动态评估新模式;围绕非侵入性液体活检用于早期诊断和复发转移的监测,建立了复发转移监测和早诊的高效血清指纹图谱等,使治疗关口前移。
活到老学到老,发现新策略
“目前治疗药物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原发和继发性耐药的产生,使我们迫切需要新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导致这些药物耐药的机制是复杂多样的,对其机制的解析将会为临床上逆转耐药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针对这一临床难题,王红霞教授及其团队近年来关注新型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构建了一系列耐药模型与高保真类器官模型,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开展科研攻关,研究新的可预测临床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与生物模型,开展逆转耐药的联合治疗方案探索。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免疫技术的发展为免疫治疗的临床转化拓展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工具。
对乳腺肿瘤免疫环境相互作用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性质和作用的深入了解,促进了乳腺癌免疫治疗方法临床研究的发展。
为提高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水平,为临床诊治寻找新的武器手段,王红霞教授及其团队近年来关注并重点发展生物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创新研发,包括NK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TCRT治疗、肿瘤疫苗、新型治疗抗体等,并开展多项临床试验。
最近又申请了一个TIL疗法(指通过患者体内提取含TIL细胞的肿瘤组织,经体外分离、筛选、扩增后,将其回输至患者体内,实现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的临床试验研究。
如今中国的肿瘤学科发展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在世界医学舞台发出了中国的声音,造福广大患者。
“活到老,学到老”是王红霞教授一直秉承的一句至理名言,“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不但是经验的分享,也是对未知的求索和创新。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尽心竭力地完成治病救人、教书育人和临床探索的工作任务,脚踏实地、钻研业务,才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本文首发:家庭用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