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下去了!低时延传输打破新瓶颈】看直播动不动就卡顿,刷新后心仪的商品全部售罄?打游戏总延迟460m/s,转眼间已经灰屏?分分钟让人想砸手机!
以视频直播、云游戏等为代表的交互式应用,对端到端传输时延提出了极高要求。移动网络的高动态性和异构性,导致传统网络传输机制无法满足交互式应用时延需求。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宇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低时延网络传输的研究,提出了两个层面的协同传输方案,以满足交互式应用的高要求。
首先,团队提出了多路径协同传输协议,通过QoE感知的多路径传输调度机制,根据应用QoE需求,动态调整数据包分配和发送策略,以实现高吞吐、低时延传输。
同时,他们设计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机制,实时感知瓶颈链路,选择最优的拥塞控制算法,进一步降低传输时延。
其次,团队提出了端-边-云协同传输机制,将拥塞控制从服务器侧卸载到靠近客户端的边缘节点,缩短拥塞反馈周期,加快丢包恢复。
这一协同传输机制已在互联网企业中应用,服务上亿用户,显著降低了传输时延,满足了视频直播等业务需求。#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