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写作文就像是建房子,你需要一笔一划地搭建起你的文章。如果你遇到了难题,像是房子建不下去了,这时候你需要去找老师,拿着你的“图纸”,去问他哪里需要调整,哪里需要加固。
古书《幼学琼林》就有这样的描述“作文曰染翰操觚,从师曰执经问难”。
这句话的意思是写字作文称“染翰操觚”,拜师学习叫“执经问难”。
“染翰操觚”一词,源自古代文人书写之景。
其中,“翰”指毛笔,“觚”则是一种古代书写用的木简或竹简,也泛指书写工具或纸张。此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文人墨客以笔蘸墨,在简牍或纸张上挥毫泼墨、书写文章的场景。
它不仅仅是对书写行为的直接描述,更寓意着文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投入,以及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热情与才华。
在古代,能够“染翰操觚”者,往往被视为学识渊博、文采飞扬之士,他们的作品往往能够流传后世,成为经典。
“执经问难”则侧重于求学问道的态度与过程。
“经”指经典著作,是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
“问难”即提出问题,寻求解答。
这一成语描述的是学生手持经典,向老师或前辈请教,勇于提出疑问,深入探讨学问的场景。它体现了古代学子对于知识的渴望与尊重,以及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求学精神。
将“染翰操觚”与“执经问难”结合起来看,它们共同构成了古代文人学士完整的学习与创作生态。
一方面,通过“执经问难”,学子们不断汲取前人的智慧与经验,丰富自己的学识与见识;另一方面,他们又以“染翰操觚”的方式,将所学所得转化为文字,创作出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朋友们,古代写了文章后,没有什么文学期刊、文学网站、媒体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发表,那他们怎么办呢?
由于科技和传播手段的限制,古代名人写了文章要发表,并不像现代这样便捷和多样化。不过,他们也有一些独特的方式进行“发表”。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做了以下整理:
第一种,书籍出版。古代文人常常将自己的文章整理成册,出版成书。这些书籍可能是诗集、文集、散文集等,通过书商或自己筹集资金进行印刷发行。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杜工部集》、宋代词人苏轼的《东坡七集》等都是通过书籍出版的形式流传后世的。
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得有钱。
第二种,石刻碑刻。一些重要的文章或诗文会被刻在石碑或石壁上,以供后人观瞻和传颂。这种方式虽然传播范围有限,但能够长久保存,成为历史遗迹。例如,泰山上的石刻碑文、西安碑林中的碑刻等,都是古代文人文章的重要载体。
第三种,题写于公共场所。古代文人还喜欢在公共场所如寺庙、观寺、邮堠等的墙壁上题写诗文,以此作为自己“发表”文章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作品,还能增加场所的文化氛围。然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作品容易受损或遗失。
第四种,书信传递。在古代,书信是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文人之间常通过书信交流诗文和观点,这些书信在传递过程中也起到了“发表”文章的作用。例如,元稹和白居易就是通过驿站传递书信,互相赠答诗文的。
还有一种是口头传播。在古代,口头传播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文人的作品通过口耳相传,被更多人了解和传颂。这种方式虽然无法留下文字记录,但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朋友们,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媒体”概念,因此古代名人的文章并不是通过现代意义上的媒体来发表的。可以说,能流传下来的文章都是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