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乌鲁木齐市的一小伙子不顾家人反对,以8万块的天价租下废弃电影院。朋友们都说:“疯了吧,一块没人要的地方能干啥?” 但谁都没想到,这个废弃电影院在随后几年竟创收了大几百万元,而这个毅然租下这块地方的小伙子,就是新疆第二大富豪米恩华。 米恩华在接手这个电影院之前,实际上有一份不错的稳定工作,那就是乌鲁木齐城管的市场检察员。 但从小跟着父母从山东搬到新疆来的他,从小就对做生意就有着浓厚的兴趣。 因为家境不好,他很早就出来干活补贴家用,摸爬滚打了不少年,什么挣钱就做什么。 彼时又因为改革开放的新风,米恩华再也按耐不住自己创业的想法,和家里人一合计,获得支持后他就立马开干。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租下了乌鲁木齐当地的红山电影院,也就是开头所讲的那一幕。 原来,米恩华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一早就发现当地只有零散的个体商贩,大家都分散在各地和城管部门打游击,他试想,如果有一个统一规范管理的集贸市场,是不是就会好很多? 于是,红十月集贸市场顺势而起,大量商贩涌入,二百多个摊位顷刻间就被抢光了。 米恩华不仅回了本,还额外创收了几万元,这已经是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几十倍了。 随后,米恩华再接再厉,不断拓宽了自己的商业版图,慢慢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大商人。 1992年,米恩华遭遇晴天霹雳,那就是他原本的红十月市场占的这块土地要被政府征用建公园了。 政府不仅只给他划了一块满是臭水沟的土地,还限他十五天内全部搬走。 对此米恩华没有气馁,转过身就带着商贩们来到了西大桥下的这块河滩地。 经过他的治理,再加上西大桥这块地区紧挨公路交通便利,米恩华的红十月市场再次迎来繁荣。 仅凭各种土地租赁,米恩华的年收入就已经超过700万,更别说他市场内每年上亿的成交额了。 米恩华在原本市场企业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他的商业地图,甚至他还收购了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德隆集团。 2004年,米恩华身价已经超过2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顶级富豪。 但其实,他的成就远不止此,米恩华在经商工作之余,还在努力进行着慈善事业。 米恩华发现如果单纯地给新疆当地贫苦地区的孤儿钱或是建造几个可有可无的设施用处不大。 所以米恩华在自己立业之后陆续收养了新疆各地503个贫苦孤儿。 一开始他收养的孩子都和他挤在一起,但后来人越来越多,纵然是一栋大别墅也是放不下了。 米恩华专门派人给他收养的孩子们盖了一座福利院,并且经常鼓励他们要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如今,他的许多孩子活跃在新疆乃至全国的各行各业,他们都在这位温暖善良的“米爸爸”的鼓励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善意反哺幸运,或许正是因为米恩华一直保守一颗善良的初心,冥冥中他的事业才能够一直顺风顺水。 商海浮沉,风云未知,但是善心会是一个永远正确的方向标。
1989年,乌鲁木齐市的一小伙子不顾家人反对,以8万块的天价租下废弃电影院。朋友
红色的史纪
2024-02-02 14:02:09
6
阅读:16300
laoxi
好心人总会有好报
流浪620年
故事情节俗套
用户10xxx05
胡说八道
太史慈
他是山东人,乌鲁木齐人都了解的
雄猫
限15天搬迁,明显是想搞死他,我们这里至少提前三个月通号,然后提前给一个月搬迁!
又见炊烟
良心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