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好像从来没有弹过钢琴,但是,他却发明了一个工作方法,就叫“弹钢琴”。  

红色的史纪 2024-02-02 14:02:09

毛主席好像从来没有弹过钢琴,但是,他却发明了一个工作方法,就叫“弹钢琴”。   这个工作方法实际上是把人们弹钢琴时所需要的专注力和统筹力运用到实际工作的过程中。   在过去的革命工作中,党内一直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和重心来进行攻克解决,往往对于次要矛盾或者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忽略,从而经常引发各种负面后果。  毛主席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于是他提出两点论的方法,不能够只看重点,也要看到别的次要矛盾,就如同野草与美花齐放,我们不只要看到美花,更要重视那杂乱的野草。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像弹钢琴一样,这样才能够谱写出优美的曲子。   我们弹琴时要做到心中有“谱”,我们办事时更要注重脑中有“数”,对待数量和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也是毛泽东“弹钢琴”工作方法的重要部分。   毛主席将这一方法生动地运用到了革命斗争中。   在一开始界定中国革命性质时,正是因为毛主席注意到了活跃在中国社会中的广大农民,数量如此之多的农民正是能构成中国革命斗争的主力来源。   所以他才决定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主席也是根据这一数据才得出中国革命的农民性质。   内战爆发后,毛主席召开会议分析当时的形势,他充分比对了解放军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数量、军备数量、统治人口等等数据,得出了国民党突然发动政变的根本原因。   那就是国共力量过于悬殊,蒋介石想要速战速决,妄图三个月消灭中国共产党。   但他的如意算盘显然是打错了,毛主席早就料到了蒋介石的心思,在军队数量方面隐藏了大量有生力量,这无疑成为反攻蒋介石的有力武器。   同时毛主席不像蒋介石那样过于在意地盘和统治范围的得失,毛主席最注重的是军队人数的对比。   毛主席规定全体军队最少要做到每月消灭敌军6个师的目标,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蒋介石只注意到了自己统治面积的扩大,几乎忽略了国民党军队的巨大损耗。   这从根源上就注定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是必然的。 毛主席同样注重共产党所取得的成绩,他所统计的成就都是建立在巨大数据库的基础上才得出的,都是名副其实的实绩。   最后,“弹钢琴”的工作方法也要求我们要加大对细节部分的注意,老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对细节不够重视,那无形之中可能就有什么会暗中蚕食掉我们。   毛主席对细节的重视甚至到了关注每一场战役前士兵战士的伙食问题,必须要有肉有菜。   弹钢琴时我们要注意每一个音符的位置,唯有细心才能够保证曲子的质量。   1951年,毛主席在朝鲜停战协议的谈判会上亲历亲为,把协议里的各种细节都拿出来单独说清楚,完全不给美方耍小聪明的机会,最终协议完美落幕。   毛主席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经历告诉我们,要统筹全局,更要注重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成功。

0 阅读:33
红色的史纪

红色的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