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后老伴儿去她女儿家快一个月了,听父亲说是给她女儿看娃去了。可是快过年了,也

一桐谈情感 2024-02-04 20:35:31

爸爸的后老伴儿去她女儿家快一个月了,听父亲说是给她女儿看娃去了。可是快过年了,也该回来啊,我问父亲有没有给她打电话问问,父亲说没有,还说她爱回不回。 我感觉父亲这语气不对,就问父亲他们之间吵架了吗? 父亲说:“这样的女人也太贪财了,我供她吃喝穿戴,一年还得给她一万块钱。平时有个毛病,我还得拿钱给她看病。” 我劝慰父亲:“现在五十岁到七十岁之间的老太太都吃香,目前就是这个行情。有的女人还要求男方按月给发工资呢,一个月几千块钱,比打工赚钱还轻松。” 父亲又说:“我们俩去超市溜达,正赶上超市鸡蛋特价,我排了半天队,付款时才发现我兜里没带钱,她包里有,却说啥也不往出掏。她的钱都是我给的,可是到她手后,就攥得紧紧的,一分也不往家里花了。” 父亲觉得她这种做法是不实心过日子。 我却觉得父亲的想法就不对。 父亲总是用妈妈的标准去要求阿姨,觉得既然俩人组合成家庭,就该一心一意,不藏私心。那怎么可能呢?他和妈妈,那是风雨同舟几十年的原配夫妻,有共同的子女,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而后老伴呢,更类似于保姆伴儿,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出力为了钱,一个出钱为了有人照顾。 父亲这种心态必须转变。 两个接近古稀的老人,既不需要为儿女操心,也不必为了钱财纠缠不清,更不必投入太多感情,平时不要对对方要求太高,也就不会有失望。 对于不方便与儿女同住的单身老人来说,回家后屋里有个人,俩人一起看电视,一起吃饭,一起聊着家长里短,生病后还有个人帮着端水拿药,足矣。 我也知道阿姨的想法。 目前村里有个现象,不管男女,丧偶后不出半年都会重新组织家庭。说是老伴儿也好,保姆伴儿也罢,实际上相差不多。 五六十岁的女人,要求特别高,男方最好是有工资的,能按月给她发钱。即使是普通农民,也要按年支付。她们在钱财上也互相攀比,看谁家老头出手更大方。 村里有个男人,妻子去世半年多,他在网上聊回来一个女人,虽然她六十多岁,但是能说会道,能美会浪,老头倒是挺满意,可是过了几个月,女人带着三万块钱走了。这对于老农民来说,也是个打击,毕竟那是他自己都舍不得花的钱啊! 如此一比,阿姨觉得父亲给她的钱太少了,所以只要进了她口袋的钱,绝对不会吐出一分的。 我对父亲说:“老年人在一起,就是互相陪伴,要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包容,笑呵呵过余生,这才是我们当儿女最想看到的”。

0 阅读:96
一桐谈情感

一桐谈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